为什么金属离子有氧化性?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4:54:15

具有氧化性的金属离子可以在反应中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得到电子。比如说 Fe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被氧化到Fe3+,被还原到Fe) 而Fe3+已经是Fe的最高价态,化合价不可能再升高了,只能降低,这也就说明Fe3+具有强的氧化性。

再比如Zn和HCl反应生成Zn2+,Zn在反应中充当还原剂,被氧化到Zn2+,Zn2+是Zn的氧化产物,因此说Zn2+也具有弱的氧化性。

因为金属失去最外层电子后 金属变成金属离子呈较高价态
它们要被还原成较低价态 即/价态降/
所以有氧化性 所谓//降 得 还//
其中‘还’为被还原 即被还原后具有氧化性

金属单质被更强的氧化剂夺走而失掉电子变为阳离子
因此,金属阳离子就会向氧化性比它弱的物质(通常为还原剂)夺取其电子,从而使自己又恢复到单质状态

通常来讲,金属阳离子氧化性非常弱,只有还原剂或者电流才能使其还原

因为它显正价,有些金属元素还具有多种正价
它们有可能会还原成较低价态
所以有氧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