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是如何看清楚周围世界的?它的眼睛的结构是什么样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20:15:48

鱼的眼睛没有眼睑,它的神经系统也是比较低级的,他的眼睛内没有人的眼睛的复杂的折光系统,他的眼睛能看到东西,只是他是高度近视的,鱼类主要靠自己身体两侧的侧线来感知水流、水温和水流的方向,从而判断自己的运动方向。

鱼虽然属于低等脊椎动物,但眼睛的结构却与人眼相似。所不同的是,人眼的水晶体是扁圆形,可以看到远处的东西;而鱼眼的水晶体却是圆球形,只能看见较近的物像。所有的鱼都是近视眼,它们很少能看到12米以外的物体,这与它们水晶体的弯曲度不能改变有关。不过,鱼虽然近视,但反应却很灵敏。钓鱼的人常常发现这样的事情:当他走到河边,还未来得及放下鱼钩时,鱼却早已察觉,迅速逃避了。原来,鱼在水中虽然看得不远,但却能够通过光线的折射,在水中看到陆地上的物体。由于折射作用,鱼会感觉到陆地上的物体的距离比实际的距离要近得多,位置也比较高,所以人还没靠近水边,它却感到人已出现在它的头顶上了。因此,有经验的钓鱼者通常都是蹲在岸边,使人体与水平面保持最小的角度,这样鱼就看不到人了。一般来说,鱼类的视野比人的要广阔得多,所以不用转身就能看见前后和上面的物体,例如淡水鲑在垂直面上的视野为150度,水平面上的视野为160~170度,而人眼分别为134度和154度。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照相机上使用的超广角镜头也被称为鱼眼镜头。

所以鱼应该跟人类一样可以看得到五颜六色的。

鱼的眼睛

从鱼的眼睛和体长的比例来看,鱼眼比其他动物眼睛显得大。那么,鱼的眼睛构造又如何呢?我们可以拿照相机来说明。鱼眼的水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而眼内视网膜则相当于感光胶卷,物体光线通过水晶体成像于视网膜上而产生视觉。

有的鱼眼睛很小,甚至消失,也有的鱼眼大如望远镜。鱼眼的大小和它日常所接触的光线很有关系。生话于水的上层或中层的鱼,它们都有正常的眼睛,如鲤鱼、鲫鱼、黄鱼等鱼类,而生活在300-1500米深处的鱼类,因这里的光线极弱,一般眼睛都比较大。大眼鲷鱼就是一例。如果深度再增加,光线根本射不到,那么它的眼睛即使有的话,也用不上了。所以它的眼睛就变得很小,甚至全部退化。

人类眼睛的水晶体是扁圆形,可以看到远处的东西。而鱼眼的水晶体是圆球形,只能看见较近的东西,所以它们都是近视眼。就算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