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月亮上砍木桂树的是谁?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3:40:48
知道么?就是那个传说,有个人不知道犯了什么,被罚到月亮上去砍树,一直到把树给看倒为止.可是那树砍一次又长回.以前记得的,这人是谁?有没故事的详细资料?谢谢大家..我真的很无知..

吴刚。
  吴刚伐桂,道教典故。相传吴刚是樵夫,西河人氏,醉心于仙道,但始终不肯专心学习,因此天帝震怒,把他留在月宫,要他砍倒桂树,方可获仙术。但吴刚每砍完一半,桂树便会自动愈合,日复一日,吴刚的工作始终无法达成,必须不断的砍下去。
  古代奇书 《淮南子》曰:“月中有桂树”,说明月宫桂树的想象早已有之,而吴刚伐桂的神话,最早记载的文献则迟到唐代,《酉阳杂俎》说:“旧传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道有过,谪令伐树。”唐代诗人李商隐诗:“莫羡仙家有上真,仙家暂谪亦千春。月中桂树高多少,试问西河斫树人。”也记述了同样的故事。
  宋代文献 《艺苑雌黄》沿用唐代的记载并对其进一步解释:“故宋子京《嘲月诗》云:‘吴生斫钝西河斧,无奈婆娑又满轮。’《缃素杂记》尝论吴生斫桂事,引李贺 《箜篌引》云:‘吴质不眠倚桂树’,李贺谓之吴质,段成式谓之吴刚,未详其义。窃意《箜篌引》所谓吴质非吴刚也,恐别是一事。”显然吴刚又叫吴质还被称为吴生,作者的质疑是多余的。
  唐宋文献都说吴刚是西河人(今山西汾阳一带),那么为什么西河道士吴刚被罚砍桂树呢?这可能与西河民俗有关。《水经注》转录了三国时期王肃的《丧服要记》中的一段话:“桂树者,起于介子推。子推,晋之人也。文公有内难,出国之狄,子推随其行,割肉以续军粮。后文公复国,忽忘子推。子推奉唱而歌,文公始悟,当受爵禄。子推奔介山,抱木而烧死。国人葬之,恐其神魂霄于地,故作桂树焉。”看来在西河郡一带,民俗盛传桂树可以保护灵魂,所以,自然就需要有樵夫提供桂树。西河地区向阳的地方古代是有桂树的,而毕竟不多,所以伐桂可能成为一种职业。隋唐时期的西河道士吴质,大概说话随便漏了天机,被师傅说成是到月亮上砍桂树的段子,也许是对吴质的嘲讽,唐末诗人有:“吴质谩言愁得病,当时犹不凭阑干”的诗句可以说明。吴质呢却因此得福,被后来人称为吴刚,奉为月宫仙人,虽然有些寂寞,但毕尽实现了成仙的理想。

v吴刚伐桂v
传说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树。汉朝时有个叫吴刚的人,醉心于仙道而不专心学习,被贬到月亮里砍月桂,但月亮中的月桂随砍随合,砍伐不尽,因而后世的人得以见到吴刚在月中无休无止砍伐月桂的形象。
在众多美丽的传说中,其中一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