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 相对优势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03:43:51
对于相对优势我有些不明白,就是
葡萄牙和英国进行羊毛和葡萄酒的贸易,葡萄牙在生产羊毛和葡萄酒方面有绝对优势。且跟英国比,葡萄牙生产葡萄酒比英国更为擅长,称葡萄牙生产葡萄酒有相对优势,这样,英国生产羊毛就具有相对优势。
问题1:英国有生产羊毛的相对优势,为什么,葡萄牙生产葡萄酒效率高,有绝对和相对优势我明白,但是为什么说英国在生产羊毛有相对优势呢,文章并没有说英国跟葡萄牙相比生产羊毛的效率更高一些啊?如何推得英国在生产羊毛有相对优势?
问题二:在两国进行贸易的时候是不是应该有:生产的交易物品的优势略势相差不多呢?举个极端的例子:
a国b国进行葡萄酒和羊毛的交易,a国在生产两个商品有绝对优势,但是b国真的很弱很弱,但是b国生产羊毛比a国效率高一些,如果让b国多生产羊毛,让a国多生产葡萄酒,最后总量却减少,这样,还能说b国有相对优势吗?

  1. 相对优势是指某种革新与其所替代的旧的技术相比,其先进的程度。而相对优势度常常用经济收益,低初始成本,适应性的增强,一段时间内储蓄的增加,社会声望,回报的快速性等来表示。一项革新较前一方案的相对优势度越高,改革新方案的使用率越高。

  2. 在经济学中,比较优势原理是指一个生产者(个人,公司,或国家)能以低于另一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生产商品或提供服务。比较优势原理解释了双方进行贸易的好处,即使其中一方可以以比对方更少的资源进行生产,他也可以从贸易中获益,因为他可以专门从事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活动。比较优势是国际贸易理论的主要准则。

  3. 每个人的资源和时间有限,用来生产此,就不能生产彼。‘顾此’的成本就是‘失彼’;选择‘失彼’最小的‘顾此’,就是这个人的相对优势。由于这始终是自己跟自己比的结果,所以任何人都永远具有相对优势。”
    英国生产羊毛有相对优势是因为:和英国自己比生产羊毛的成本是不生产葡萄酒。虽然葡萄牙的葡萄酒和羊毛都比英国有优势,但是葡萄牙生产羊毛的成本是葡萄酒太高了,还不如和英国交换呢。举个例子:成本就是放弃了的最好机会。即使盖茨写程序比我快,做饭也比我香,但只要我跟他住一屋,他就会让我做饭(尽管没他做得香)。并不是因为我做饭比他好,而是因为他做饭的成本是放弃了的软件程序——他做饭的成本比我的高得多。

  4. 西方经济学即被运用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学,即目前所称的“主流经济学”,因特别注重对市场机制的研究,而又有市场经济学之称。以1776年亚当·斯密《国富论》的出版为标志,经济学历经200多年的风雨沧桑。在这个不长不短的历史进程中,从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萨伊、穆勒、马尔萨斯、马歇尔到凯恩斯、米尔顿·弗里德曼、萨谬尔森、卢卡斯、斯蒂格利茨,经济学大师辈出;从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经济学流派林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带来经济学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以致于文献上有“经济学帝国”之称。

每个人的资源和时间有限,用来生产此,就不能生产彼。‘顾此’的成本就是‘失彼’;选择‘失彼’最小的‘顾此’,就是这个人的相对优势。由于这始终是自己跟自己比的结果,所以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