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失失得,何必患得患失。舍得得舍,不妨不舍不得的意思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22:19:23
得失失得,何必患得患失。舍得得舍,不妨不舍不得的意思是什么? 今天看了这么一段话,大概明白其中的意思,但具体如何解释?尤其最后一句,“不妨不舍不得”何意??请高人指点。。。

其实是个对联,得失失得,何必患得患失。

  人生就是这样,你得到又有可能失去,失去的,反而有可能又在不经意间得到了。所以,这种得得失失的事,又何必太在意呢。如果太担心我是否能得到,又担心得到了的怕失去,那人生就失去了好多乐趣。也会过的太羁绊,太忧郁。

  舍得得舍,不妨不舍不得。

  这句的头半句,也可以是失得得失,但是这次没有用失。而是舍。这两个字最大的区别是,失是被动的,舍是主动的,因此语意有升华。如果一个人难以取舍的话,是很矛盾,很犹豫的,毕竟有些事情实在让人进退两难。这时候不妨尝试不舍不得。这个不舍不得是没有先后的。人关于给予和获得,大多都是这样,你不给予,也不会有所得到,没有得到,一味的给予,自己也不甘心。时间长了,人陷入一个死循环中,比如你抱怨付出的太多,得到的太少,因此你以后也不打算付出。你不付出以后,得到的就更少。对家人,朋友,对社会,对自己的工作,都一样。
  因此,这时候,人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位置,而不是一味的考虑这个循环里边的东西。要跳出来,用更高的眼光审视自己。不妨考虑不舍也不得。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里有一段,我引用了别人的解释: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观自在就是观音姐姐另外一个名字,因为自在了,所以称观自在,观自在菩萨在用“般若波罗密多”这种方法修持时,照见了,因为不是用眼睛看用思维的分辨得到的境界,乃是不依眼耳鼻舍身意得到的--境界(不是心得),所以叫“照见”,用智慧,此智慧不是用大脑得的,是放掉大脑得到的,不是物质世间的。“般若波罗密多”是智慧到彼岸的意思。
  五蕴,我的理解是,器世间极其运行和促使其运行的一切的总称,器世间是物质世界,看的见摸的着,可以用身口意感受的世界。

  舍利子,色不亦空,空不亦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