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举个“修辞学中的正负偏离”的例子~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05:01:40
求个“修辞学中的正负偏离”的例子~

零度和偏离是法国新修辞学和比利时列日学派修辞中的最重要概念,希杰把它改造后用于中国的修辞学体系,并提出了正负偏离及各种偏离形式之间的相互转化,具有开创性意义。他把语言学中的一切规则规范当作一种理想的零度状态,正偏离就是对零度状态的艺术化偏离,负偏离“是一种语言上的失误,是不合于得体性原则的偏离。”正偏离的固定格式最终形成为辞格。可见王希杰先生在四个世界的底色上,用一根零度和偏离+1——0——-1的轴心把各层次的修辞现象,修辞活动串连起来,实现了微观和宏观结合、复杂和简单结合、动态和静态结合的三结合原则。胡裕树先生说:“他追求的是一种多层次的修辞关系网络中常数和变量之间的对应模式。”的确一语中的。
从转换生成语法理论和潜意识心理学理论中受到启发,为了展示修辞现象的无限生成能力,他引入了显性和潜性的概念,并探寻潜语言显性化和显语言潜性化的种种条件。他重视聚合手段,认为在组合的话语结构中还存在一个巨大的潜在聚合场以供选择,因此提出建立语言预测学和修辞预测学。这反映了他近年来反复提到的“开发语言资源”的重要观点,是方法论上的重大突破。

正负偏离,修辞概念中哪位学者的创造吗?恕我孤陋寡闻。第一次见这词。
我可以理解成:1词义向其反义方向变化了?或词义发生偏转,中心移到并列结构词的前或后面了?比如“治乱”一词,治、乱可以互训。“乱天下”即是“治天下”。而现代汉语的比如“是非”演变成偏义于“非”的情况?
2、语句中的偏离指“好热闹”与“好不热闹”都是热闹的意思?

正偏离和负偏离——从文化、心理角度对偏离进行价值判断,偏离分为两种:一种是零度以上的偏离,它虽然大大偏离了某种常规,却具有较强的表达效果,是积极的、正面的偏离,即正偏离;一种是零度以下的偏离,这种偏离对提高表达效果不利,是影响交际的消极的负面的偏离,即负偏离。

正偏离虽然大大偏离了某种常规,却具有较强的表达效果,是积极的、正面的偏离。巴特尔说:“毫无疑问,整个修辞学就是一个创造性的违反的领域。”

例句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贺敬之《回延安》)
“唱”、“笑”、“招手”这些语义特征对“杜甫川”、“柳林铺”、“红旗”来说,是不可能有的,而今加于它们,使无生命无感情的物象有了人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