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行为都是谁做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23:36:57
映雪
囊萤
悬梁
刺骨
凿壁偷光

晋代孙康映雪读书
晋代车胤囊萤照明读书
汉朝人孙敬悬梁
战国时期苏秦刺骨
西汉匡衡凿壁偷光

程门立雪 (杨时和程颐 )
这则成语出自《宋史·杨时传》。杨时和游酢去拜会当时著名的理学家程颐。程颐正在闭目养神,杨时、游酢二人恭敬地站在一旁,等了很长时间。程颐醒来,门外已雪深一尺。后人就以“程门立雪”作为尊师重道的范例。“程门立雪”也可说成“立雪程门”。
囊荧映雪 ( 车胤和孙康)
车胤,字武子,晋代南平人。他好学不倦,却因家境穷困,往往没有钱买油点灯,一到天黑,就没法读书了。
一个夏天的晚上,他坐在院子里默书,看见许多萤火虫一闪一闪地在空中飞舞,便捉了几十只,装在白夏布缝制的口袋里,挂在案头。荷!光亮还不小呢!便打开书本,埋头学习。。
囊萤苦学的故事是很有名的。宋登春诗:“学书夜囊萤。”李申《寄刘明府》:“三十年前共苦心,囊萤曾寄此烟岑。”杜甫《题郑十八丈著作故居》:“穷巷悄然车马绝,案头干死读书萤。”都用的是这个典故。杨弘贞、赵蕃等人,都作过《萤光照字赋》。
和“囊萤”并传的是“映雪”的故事。
孙康,晋代京兆人。他和车胤一样,酷爱学习,常常感到白天的时间不够用,很想以夜继日,却点不起灯。特别是冬季,昼短夜长,让黑夜的时间浪费掉,实在太可惜。
有一天夜里,他一觉醒来,看见窗户缝里透进白光,还以为已经天明了;及至出门一看,原来是下了大雪,山、水、树木、屋宇,无一不银装素裹,闪闪发亮。他欣赏了一会雪景,忽然灵机一动:映着雪光,不是可以读书吗?
从此以后,他每夜都映雪读书,不觉得天冷,也不感到疲倦,常常读到鸡叫。

悬梁刺骨
“悬梁”的故事见于《太平御览》卷三六三引《汉书》。汉朝人孙敬,字文宝,非常好学,从早到晚地读书。有时疲倦了,想睡觉,就用一根绳子系住头发,另一头拴在房梁上拉直。这时候如果再打瞌睡,就会被绳子拉醒。
“刺股”的故事见于《战国策·卷三秦一》,是说苏秦读书欲睡就拿锥子扎大腿的事。该故事已见“引锥刺股”条,此不详述。后人将这两个故事合成“悬梁刺股”一句成语,用以激励人发愤读书学习。
所以,悬梁刺骨的主人公是孙敬和苏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