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电脑硬盘160G;EISA配置13G;C:68G;D:68G,问还有10个G去哪了?磁盘管理里面看不见,谢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16:34:21

160G格式化以后只有149G左右,你的情况很正常啊,这个是由于硬盘厂家容量计算方式和系统计算方式不同引起的。
硬盘厂家1G=1000MB,系统1G=1024MB,
所以,160*1000*1000*1000/1024/1024/1024=149

硬盘的实际容量一般都小于其标称容量。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生产厂家一般按每兆1000K字节计算容量,而大多数主板的BIOS及测试软件是以1048K为一兆计算。这样一来二者间便出现了大约5%的差异。而硬盘容量又有纯粹由磁头数、柱面数等物理参数计算得到的物理盘容量以及在经过分区、格式化等操作后实际可用空间的逻辑盘容量之分。此外在CMOS中选择不同的工作模式(NORMA、LBA、LARGE),也会造成容量的不一致。由于有这些因素的影响,一般而言硬盘测试容量与标称容量存在5%-10%左右的差距是基本正常的。
1)、临时文件造成硬盘空间的浪费

应用程序在运行时非正常退出,会使很多.TMP类型的文件继续存放在硬盘中,在Windows窗口环境中运行应用程序时,会自动产生以~GRB开头的用于存放有关屏幕信息的文件,别外,还有一个用于Windows本身临时交换文件的win386.swp。当程序正常退出运行之前,应用程序会将这些文件删除,而非正常退出时,应用程序无法删除它们。可以定期清理这些文件。

2)、簇的丢失使硬盘空间丢失

文件分配表(FAT)是软盘或硬盘上的一个隐含表。FAT记录如何将文件存储在特定的(不一定是连续的)簇上。文件分配表采用一种简单的方法不停地跟踪数据。在FAT中,第一簇的入口是用于存储文件的第二簇的地址。在第二个簇入口处则是第三个簇的地址,等等,直到包含文件结束码的最终簇入口。 很明显,如果FAT表数据因为某种原因遭到破坏,就会导致硬盘数据的逻辑连续性发生紊乱,从而发生硬盘空间丢失的问题。这种空间丢失的故障用一般的磁盘修复工具都可以解决,但数据往往无法修复。 由于传统FAT格式的缺陷,若某个簇没有在任何文件分配链中出现,而且该簇在相应的文件分配表中又被标记为非零时,这时该簇既没有被任何文件使用,又不可以再为其他文件所用,这样就发生了"簇丢失"现象。簇的丢失必然导致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