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12:55:01
“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是什么意思?

在网上找了半天也没找到解释,如有知道者最好能告诉我以后遇到这种问题该如何为之,谢谢。

《易经》所体现的道,明显地表现为仁德,又隐藏在一切日常所用的事物之中,它鼓动万物生长化育但不跟圣人一样有忧国忧民之情。
  出自《周易 - 系辞上》
  原文: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智)者见之谓之知(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译文:阴柔和阳刚合在一起叫做“道”,继承这种道的就是最美好的,成就这种道的就成为一种品性。强调仁德的人看到它就说它体现出仁德,讲究智慧的人看到它就说它体现了智慧,百姓每天运用它却不知道它的存在,所以真正懂得君子之道的人很少了!《易经》所体现的道,明显地表现为仁德,又隐藏在一切日常所用的事物之中,它鼓动万物生长化育但不跟圣人一样有忧国忧民之情,它体现出来的盛大的美德和宏伟的事业可以说至高无上了!广泛地拥有天地间的一切可以称为宏伟的事业,时刻变化更新可以称为盛大的美德。使万物生长并再生就是《易经》所要表现的变化的内涵,把这个内涵画成卦象就是(体现天道的)乾卦,效法天道的就是(体现地道的)坤卦。通过对数字的深入研究来预知未来的方法叫做占卜,与变化的规律相通的叫做事,阴柔与阳刚无法使人预测叫做神。

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

显现道的仁德(于外),潜藏道的功用(于内),鼓动万物(生长)而不去与圣人同忧虑

(五)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道,善也;成之者,性也。①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这道鲜矣。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②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③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④

注释:

①继:秉受,继续。成:生成,成就。性:天性、本性。朱熹曰:“所以发育万物为继‘善’,万物各正其性命为‘成’性。”(《语类》)

②知,智。鲜,少。显,显现。诸,之于。用,功用。鼓,动(解见上“鼓之以雷霆”注)。至,极。

③富有:无所不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