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高手回答领导科学里所涉及的相关理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15:11:11
案例分析的步骤。
案例4:
某局长的困境
由于长期工作效率低下,某县农业局实行了首长负责制,设立了一局长和两副局长。该局长为人正派,思想端正,工作经验丰富,判断决策能力强。他认为,既然是首长负责制,那就应该他一人说了算,因此有什么事也不与两个副局长商量。结果,共事一年,两个副局长对他怨声不断,关系紧张,而且整个局里工作不但不见起色,还更糟糕。
请用领导科学的有关原理分析该案例。
案例5:
天堂与地狱之间
在欧洲有一种诙谐的说法,很富有哲理:什么是天堂——天堂就是,英国人当警察,法国人当厨师,意大利人谈情说爱,而由德国人来组织一切。
什么是地狱——地域就是法国人当警察,英国人当厨师,德国人谈情说爱,而由意大利人来组织一切。
请根据领导科学的相关原理分析上述案例
案例6:
林肯与格兰特
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林肯先后选用了四个将军,他们都没有什么明显的缺点。尽管北方军队有人力、物力上的绝对优势,但从1861年到1864年三年多的时间里,却屡屡受挫。与此相反,南军首领罗伯特•李手下的每一位将领,从杰克逊开始,几乎每个人都有各自严重的缺点,但是他认为这些缺点不碍大局,而他们每个人也各有所长。林肯所任用的“完美无缺”的人一次又一次败在罗伯特•李将军的“缺点”将领的手下。林肯总统觉悟了,终于任命满身是“缺点”的格兰特将军为总司令,格兰特将军嗜酒如命。林肯也知道嗜酒误事,但是他更知道在北方军队所有的将领中,只有格兰特能运筹帷幄、以往的战绩证明他能决胜千里,对格兰特将军的任命,正是美国南北战争的转折点。
试从领导选才用人的角度分析该案例
案例7
爱迪生的三个助手
发明家爱迪生有三个得力的助手,一个是美国人奥特,一个是英国人白契勒,另一个人是瑞士人克鲁西。三个得力助手各有所长,这些特长恰恰弥补了爱迪生的不足之处。奥特在机械方面很有特长,超过了爱迪生,白契勒沉默寡言,肯钻研,常常提出一些离奇古怪的问题,给爱迪生以启发;克鲁西擅长绘图,能把爱迪生潦草的手稿绘成规范的机械图纸,再让擅长机械制造的奥特按照图纸造成实物,从而完成爱迪生的一个又一个的发明。
请用领导选才用人的相关原理分析该案例。

激励理论

早期激励理论

1、 需要层次理论

2、 X,Y,超Y 理论

X理论:厌恶工作,逃避责任且懒惰,必须通过强制和惩罚、监督才能好好工作(金字塔是自由人建造的)

Y理论:视工作如休息和娱乐般正常,愿意承担责任,能够实施自我控制和自我指导

超Y理论:视工作性质和成员素质来决定

3、 激励——保健理论:保健因素是消除员工不满意的因素

当前激励理论

1、 三种需要理论

成就需要:达到目标,追求卓越,争取成功的需要。 喜欢独立负责,信息反馈和中度风险

权力需要:影响和控制他人且不受他人控制的欲望。 竞争性和地位取向

归属需要:建立友好亲密的人际关系的需要。 渴望友谊和认同,喜欢合作

2、 目标设定理论

具有一定难度且具体的目标,一旦被接受,将比容易的目标有更好的激励作用。

3、 强化理论

强调奖励管理模式,认为积极强化导致了理想行为的发生。

强化理论认为行为是由外部环境因素导致的,而目标设定理论认为激励源自个人内在目标。

奖励——惩罚——忽视:对有害的或自利的行为要惩罚,但要警惕,惩罚会埋下对抗的种子;对无聊或其他故意引人注意的行为可忽视。

爱——恨——遗忘:爱和恨都是容易让人疲惫的感情,我们往往以为会爱恨一辈子,但那通常只是一时难以压制的情绪。

4、公平理论

个体总是将自己的收入所得比与相关他人进行比较。 如他人,制度和自我

当个体感到不公平时,通常会1、曲解2、改变他人3、改变自己4、另选参照5、辞职

5、期望理论

当个人预期到某一行为能为个人带来既定结果,且这种结果对其是有吸引力时,个人才会采取这一特定行为。关键是努力与绩效关系,绩效与奖赏关系,奖赏与个人目标关系

领导特质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