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帮我翻译一下这几段古文,谢谢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12:04:26
法者,天地之位,象四时之行,以治天下,四时之行,有寒有暑,圣人法之,故有文有武,天地之位,有前有后,有左有右,圣人法之,以建经纪,春生於左,秋杀於右,夏长於前,冬藏於后,生长之事文也,收藏之事武也,是故文事在左,武事在右,圣人法之,以行法令,以治事理也。
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规矩之于方圜也。故衡诚悬,不可欺以轻重;绳墨诚陈,不可欺以曲直;规矩诚设,不可欺以方圜;君子审礼,不可诬以奸诈。是故隆礼由礼,谓之有方之士。不隆礼不由礼,谓之无方之民。敬让之道也,故以奉宗庙则敬,以入朝廷则贵贱有位,以处室家则父子亲、兄弟和,以处乡里则长幼有序。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此之谓也。
故朝觐之礼,所以明君臣之义也。聘问之礼,所以使诸侯相尊敬也。丧祭之礼,所以明臣子之恩也。乡饮酒之礼,所以明长幼之序也。昏姻之礼,所以明男女之别也。

第一段:法,就是效法天地的方位,模拟四时的运行,来治理天下的。四时的运行,有寒有暑,圣人效法它,所以有文有武。天地的方位,有前有后,有左有右,圣人效法它,建立国家纲纪。春生在左,秋杀在右;夏长在前,冬藏在后。属于生长之事,是文;属于收藏之事,是武。因此,文事在左,武事在右。圣人模仿这些,来实行法令,来判断事理。

好累,改天再翻

闷~晕乎~~~~~~~
哎!难得楼主这么用心学习古文,而且打上这么多文字也相当不容易啊。只是很可惜,我不懂古文。每看到有人很用心学习文学时,我就忍不住好奇想一起研究讨论,但却这次爱莫能助矣。
=========================
http://www.dushu.com/ 给你介绍个学习古文的网站。

2段:礼对于国家,就好比度横对于轻重,墨绳对于曲直
规矩(是几何工具)对于方圆的意义一样。所以如果衡的确是放置着,不可能欺瞒轻重。(后两句差不多)君子审视礼义不能以奸诈诬蔑它。
好累,明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