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大型传染病的爆发遵循怎样的规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04:37:59
非典,鼠疫,大型流感……这些在人口密集地区十分容易爆发的疫病在产生过程中遵从怎样的数学规律呢?是不是和系统动力学相关呢?不知道各位有没有这方面的资料或论文。最好是外文的,如果没有中文的也可以啦。我不是学医药或卫生方面的,所以想象中这个问题应该是贴近于传染病学或者是卫生统计学。再次热切希望各位能够回答这一问题,不胜感激。

你好 引起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有病毒、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真菌、寄生虫等。这些病原体的生物学特性不同,引起病变的机制不同,侵袭的器官也不同。病原体侵入机体的途径不同,如经皮肤、粘膜或由血液扩散至体内。有的病原体长期潜伏,有的进入体内即生长繁殖,产生对机体有害物质,影响机体局部或全身的功能和形态变化,引起疾病。

机体对入侵的病原体多有积极的反应。皮肤、粘膜对于病原体是第一道屏障,不但具有机械的隔离阻挡作用,尚有其它因素作用于病原体,如局部pH,分泌物的各种酶和分解产物,均不利于病原体的繁殖和侵袭。病原体进入体内后,机体的免疫应答系统即积极反应,调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同时引起局部或全身的炎症反应。不同病原体引起病理改变的基本性质属于炎症范畴。因此传染病的局部和全身反应的变化规律和炎症的规律基本相同。随着病变的发展,临床也出现潜伏期、前驱期、发病期和愈复期。病变发展过程和病程及病原体的数量、毒力以及机体免疫功能和药物治疗有明显的关系。机体抵抗力强和治疗得当可以缩短病程和减轻损伤,否则病原体繁殖、播散,可造成严重的后果。

病原体引起细胞病变的机制不同,其方式有三:①病原体进入细胞内,直接引起细胞死亡;②病原体释放内毒素或外毒素杀伤细胞,或释放酶降解组织成分,或损伤血管引起缺血性坏死;③病原体引起机体免疫反应,进而由于免疫介导机制引起组织损伤。例如,病毒的致病机制是:藉其表面蛋白和机体细胞特种蛋白(受体)相结合而进入细胞,如EB病毒可连结在吞噬细胞的CR2蛋白上而进入细胞。进入细胞后,病毒的核酸(DNA或RNA)进行复制,影响宿主的核酸代谢,抑制其DNA、RNA和蛋白合成;病毒蛋白部分插入宿主细胞的质膜,引起直接损伤;病毒蛋白裸露在宿主细胞表面,引起机体免疫系统和淋巴细胞的攻击;病毒损伤宿主抗微生物能力,引起继发感染。细菌引起细胞病变乃依赖其粘附于宿主细胞和产生毒素。细菌毒素可引起全身性反应,如发热、白细胞增多、休克和巨噬细胞反应等免疫反应。同时肝、脾、淋巴结肿大,以及实质器官如心、肝、肾和神经系统的变性、坏死等。局部器官的病变和病原体种类、器官选择性及其毒素性质有关。

大多数传染病通过机体抵抗力增强和适当的治疗可获痊愈。如抵抗力差而又未获及时治疗,可以转为慢性或蔓延扩散,甚至引起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