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古代商品经济的特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06:16:48

1、战国时期:封建城市兴起,商业兴盛,但此时城市基本上是依附于政治中心的,商业活动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官僚地主和大商人。
2、西汉前期:国家统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商业的繁荣,出现了一些大都会。
3、隋唐时期:封建国家长期统一,政治安定,封建社会进入繁荣时期,商业也呈现繁荣景象。长安、洛阳商业盛极一时,唐都长安的城市建设表现出极高的水平。
隋唐: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尤其是茶叶的市场广泛,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
4、北宋时期:有了一个新的转折。其表现在:①解除了商业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②政府允许工商业者“以资买官”,商人地位有所提高,形成地主、官僚、商人逐步结合的趋势。③商税收入在政府财政收入结构中比重剧增。④市镇的集市发展,城市商业区域扩大到城外。⑤城市的消闲文化发展,如瓦肆的出现和宋词的发展。
5、明朝时期:城市经济、商品经济非常活跃,这个时期城市经济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①城市的生产性和商业性更为突出,对政治中心的依赖性大大减弱。②江南一些城市出现的手工工场,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明朝棉花种植由江南推向江北;引进玉米和甘薯,清代广泛推广;
6、清朝前期:商业在明代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一大批城市产生。清代前期棉花、蚕桑、茶叶、油料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还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促进农业生产商品化。

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具有发达较早、较为活跃的特点。但其在实质上是一种简单形态的商品经济,是封建自然经济的附属物和补充部分,这种封建依附性特点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商品生产发展不充分,基本上表现为交换价值形式下的使用价值的生产;二、商品经济的发展,表现为单纯商品流通领域即商业的异常活跃;三、商品经济缺乏自由发展的环境和条件,缺乏独立的性格。因此,商品经济既不能得到充分的的发展,也不能从根本上促成封建经济结构和生产关系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