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你认为应该怎么样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0 16:51:35
要详细的 大一考试用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不仅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而且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与以往革命相比,它是一次更具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主要是因为:

1.辛亥革命有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领导。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发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同盟会有自己的章程,有明确的革命宗旨和一套比较健全的组织机构,并在国内外成立支部,在各省设立分会。同盟会还创办《民报》作为机关刊物,宣传革命的主张。在斗争中同盟会的领导核心地位逐步确立,并对整个辛亥革命的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是以往的革命组织所无法比拟的。

2.辛亥革命有一套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指导。同盟会成立时,就明确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又将其阐发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为核心内容的三民主义。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孙中山宣誓就职。2月 12日清帝溥仪宣布退位, 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南京临时政府在存在的3个月中, 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资产阶级政治和经济发展的法令和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表明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创立的中华民国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但是, 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 它未能巩固革命的成果。革命果实被代表大地主大买办阶级利益的袁世凯窃取。袁在武昌起义之后出任清政府内阁总理大臣, 他在帝国主义支持下, 利用手中掌握的北洋军,对革命派施行又打又拉的策略,逼迫革命派屈服。经过南北会谈, 在袁世凯表示赞成共和的条件下, 孙中山于2月13日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咨文。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4月1日孙中山正式离任, 南京临时政府夭折, 辛亥革命失败。

辛亥革命的失败是由于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领导者具有他们自己克服不了的弱点的原故, 是由于中国广大下层群众——主要是农民的革命力量得不到正确和坚强的领导, 没有能够充分发挥出来的原故。因此辛亥革命没有能够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