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历史上老百姓们说的都是文言文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16:07:26

我是学古代汉语的,来回答楼主的问题。

这里首先要澄清文言文指的是什么。它是指以先秦诸子文章的字法句法(中国古代无语法,只有作文章的文法、字法、句法)为典范的文章。先秦的言文是一致的,也就是说比如孔子那个时代,人们相互交谈用的就是《论语》里面的那些话。
历代的汉语书面语是十分稳定的,基本是以先秦为正宗。但口语是经历了众多而深刻的变化的,一直演变到我们今天所使用的白话。
汉语的发展阶段可分为:上古汉语(先秦两汉),中古汉语(魏晋南北朝直到唐宋),近代汉语(宋末以来到元明清),现代汉语(大致上是五四以后)。
古代典籍有用文言文写成的,也有用当时的口语写成的。后者是当今语言研究的重点。魏晋时期的小说,比如《世说新语》,就很口语化。魏晋南北朝和隋唐,都是佛教流行的时期,这时期的众多面向普通百姓的佛经讲经文也是用口语写成的,比如敦煌遗书中的变文。宋代的话本,元曲,明清的通俗小说,这都是当时口语写成的作品。
至于现代汉语,它的语法深受欧洲语言的影响,欧化相当严重。这不是指词汇,词汇的欧化规模庞大得难以衡量,而是指它的许多语言结构,已经不是纯粹的汉语了。不信你可以拿《红楼梦》里面的句子来分析,根据中学语文老师教给我们的语法,《红楼梦》成堆成堆的都是病句。

由此楼主可以看川,中国古代老百姓并非一直说文言文。但他们说的话和我们今天说的也不一样,甚至各个历史朝代老百姓说的话也不一样。

文言文是上古世代的汉语口语,夏商周和后来的秦汉的老百姓都说的是文言文。只不过后来语言的进化,越来越向现在的口语方向发展。而书面语却一直保留的过去的口语形式,形成了文言文这以独特的样式。

文言文是官话...没学过的人听不懂的~~~
当然百姓说的白话又和今天的有区别~~~

不是 你看过水浒就应该知道
明朝皇帝发口谕 都是白话文
只有官方 或者比较正式的场合一些比较有学问的人才会说文言文
市井小民还是说白话文 类似水浒传一样

不是...没看读书人说的话是老百姓听不懂的么?只是写的就是文言文,说的不普遍,官场或许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