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水一战和破釜沉舟哪个厉害?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2 09:37:00
指的是战役的意义

十二月,英、蒲二将初战得胜后,项羽率全部楚军渡过漳水,令全军“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史记·项羽本纪》)。楚军士兵以一当十,呼声动地,连续数次击败章邯军。
此为破釜沉舟典故发生于历史上有名的战役"巨鹿之战"中
此战役为对推翻秦朝暴虐统治作出了巨大贡献。
而背水一战的典故为:
《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说,汉将军韩信率军攻赵,穿出井陉口,命令将士背靠大河摆开阵势,与敌人交战。韩信以前临大敌,后无退路的的处境来坚定将士拼死求胜的决心,结果大破赵军。
这是发生在楚汉之争时期的战役
两者相较 巨鹿之战战役意义大的多,(至少后世对其评价高的多)
因此如从战役意义来说,结论是破釜沉舟大于背水一战

都不赢。
破釜沉舟: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釜:锅。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孙子兵法》所说的“焚舟破釜”虽然也表示誓死决战的意义,但尚未形成后世常谈的典故故事。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公元前209年,我国历史上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牺牲后,刘邦和项羽率领的两支军队逐渐壮大起来。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今河北邢台地区)展开大战;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漳水(由巨鹿东北流向东南的一条河)。渡河后,项羽命令全军:“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巨鹿一战,大破秦军,项兵威震诸侯。
《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说,汉将军韩信率军攻赵,穿出井陉口,命令将士背靠大河摆开阵势,与敌人交战。韩信以前临大敌,后无退路的的处境来坚定将士拼死求胜的决心,结果大破赵军
总结起来,破使项羽奠定了霸王的基础,背是韩信东征第一战,为汉的建立打下基础,从史记的记载来看还是破釜沉舟更精彩.

破釜沉舟的前提不也是背水一战嘛!
所以还是破釜沉舟的气魄大。

背水一战是被动的
破釜沉舟是主动地
精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