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有成竹(苏试)原文,译文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8:12:56

胸有成竹 文言原文

胸有成竹
[原文〕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其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选自《东坡文集》卷四十九)
[注释〕
萌:萌芽,此指出生的竹笋。
蜩蝮蛇蚹:蝉蜕壳蛇蜕皮。
蜩蝮:蝉壳。蛇蚹:蛇腹下的横鳞。二者形容竹子出生时之状。
剑拔:形容竹子如剑从鞘中拔出。
寻:古代以八尺为一寻。
乃:就。
从:追临摹写。
之:代追摹的形象。
振笔直遂:提起笔来一举完成。
振:动。直:径直。遂:完成。
兔起鹘落:兔子一出现,鹘鸟就冲下来逮住它。
纵:放松。
[译文]
竹子开始生出时,只是一寸高的萌芽而已,但节、叶都具备了。从蝉蜕壳蛇蜕皮一般的状态,直至象剑拔出鞘一样长到八丈高,都是一生长就有的。如今画竹的人都是一节节地画它,一叶叶地堆积它,这样哪里还会有完整鲜活的竹子呢?所以画竹必定要心里先有完整的竹子形象,拿起笔来仔细端详,就看到了他所想画的竹子的形象,急速起身跟住它,挥笔落纸,一气呵成,以追上他所见到的,如兔子跃起奔跑鹘鸟俯冲逮抓一般,稍一放松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