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龟子”的习性有那些?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03:06:38
饮食,居所,交配......

铜绿金龟子 一年1代。以幼虫在土壤内越冬。翌年5月上旬成虫出现,5月下旬达到高峰。黄昏时上树为害,半夜后即陆续离去,潜入草丛或松土中,并在土壤中产卵。成虫有群集性、假死性、趋光性,闷热无风的夜晚为害最烈。

(2)暗黑金龟子 一年1代。以幼虫和成虫在土壤内越冬。翌年4月成虫开始出土,下旬出现第一次小高峰,6月下旬是最高峰。活动和为害习性同铜绿金龟子。

(3)茶色金龟子 一年2代。以幼虫在土内越冬。第一代成虫5月初出现。6月上、中旬是为害盛期。第二代成虫7月出现,8月上、中旬盛发。成虫无明显趋光性及假死性,白天亦可见少量为害。

习性及发生规律 每年发生代数尚不清楚,多发生一代,以成虫、幼虫或蛹在土内过冬。4-6月发生成虫。5-6月产卵,发生早的幼虫8-9月老熟化蛹,并羽化成虫。9-10仍有成虫发生并取食为害,后入土过冬。发生晚的则以幼虫或蛹在土内过冬。成虫白天活动,春季常为害花器、幼芽和嫩叶,秋季常群集为害果实,近成熟的伤果上常数头群集为害。成虫飞翔力较强,有假死性,受惊或捕捉时常假死落地或在落地过程中飞起。阴雨天,早晚低温时常在取食处静伏不动,受惊常落地。成虫取食时多交配,喜在落叶、草地、草堆等有机物腐植质处产卵,或散产于土中。幼虫喜食土壤里腐烂有机质,也为害根部。夏季交配产卵,卵多产在树根旁土壤中。幼虫乳白色,体常弯曲呈马蹄形,背上多横皱纹,尾部有刺毛,生活于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