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灰分的方法有哪几种?不破坏其他成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22:38:47
比如,除去竹屑中的灰分成分,而保留其他的成分。
最好是用浸泡法之类的,简单的?请高手指点

楼主是制造活性炭吧
用氢氧化钾吧
经分样筛选取粒经1~2mm的竹屑,在110℃的烘箱中烘2 h,冷却后置于广口瓶中备用。将氢氧化钾和竹屑按料液比l:4(竹屑与活化剂比)混合均匀,在回转式电阻炉中采用智能温控仪控制温度,以一定的流量通入N2,以1 0℃/min加热至所确定的活化温度,活化一定的时间,结束活化冷却至室温后,关闭氮气。制得的样品用0.5 mol/L的HCl在50~80℃下不断地搅拌加热1h,再用热的蒸馏水洗涤过滤,用0.1mol/L的硝酸银溶液滴加洗涤液不变浑浊,同时用pH试纸测定,当洗涤液的pH值为6~7时,洗涤结束。样品在110℃的烘箱中干燥2h,迅速取出置于干燥嚣中,冷却。

1.4产品性能表征

碘值(mg/g)和亚甲基蓝脱色力(mL/g):按《木质活性炭试验方法》(GB/T 12496.1-22-1999)测定。

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采用美国的ASAP2010自动物理吸附仪在77K液氮下测定。用BET方程计算比表面积;用D-R方程计算总孔容;孔径分布幅H-K法获得。

2 结果与讨论

2.1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考察不同浸渍时间、活化温度及活化时间对产品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及分析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对于碘值来说,第7号的试验结果最大,是9次试验中最好的;对于亚甲基蓝脱色力而言,第7号的试验结果最好。但这个方案是不是A、B、C各因素水平的最佳搭配,还要进行计算分析。通过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可知,极差r的大小,反映各因素对碘值和亚甲基蓝脱色力影响的大小。各因素的影响大小顺序为:对碘值:B>C>A;对亚甲基蓝脱色力,B>C>A.。

最佳工艺条件,对于碘值为A1B3C3,对于亚甲基蓝脱色力为A2B3C3或者是A3B3C3。其中,A因素为浸渍时间,减少浸渍时间可以提高生产效益,浸渍时间越少对于生产过程越有利。所以综合考虑两个指标的影响效果,最佳的生产工艺条件为:A1B3C3,浸渍时间1h,活化温度900℃,活化时间为90min。

2.2 试验优化

由正交试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