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石宝寨寨顶庙宇和寨身塔楼众人众说,到底谁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9:15:55
有人说庙是建于明万历年间,塔楼建于清康乾年间;有人说庙建于清康乾年间,塔楼建于清嘉庆年间,到底谁对?
朋友,你提供的这几条,我也算看到吧,与我的疑问是一样的。“天子殿”应是最高处的“庙”,你第四条说是“明万历年间”“修”,其实‘修’与‘建’有时是一个意思,当然人们习惯‘建’是‘建造’,但有时也说‘修建’,我觉得这里的‘修’应是‘提倡修建’之意,就是说是‘始建’之意,这样,就说明是明万历年间先建“庙”,因当时没有路上去(路就是塔楼)。这样说来,那第一条就错了,就是我问的“庙建于清康乾年间,塔楼建于清嘉庆年间”吗?第三条也不对,第一条与第四条最起码有一点一样,就是“先建庙后建塔楼”,而第三条却是先建塔楼,后建庙,又有矛盾。第二条只说了塔楼的建设,是建于清康熙年间,所以是我问的“庙建于明万历年间,塔楼建于清康乾年间”的问题。我就是因是众说纷坛,弄不清才问的,还望那些对这座古建筑真正了解的人解我心中之谜。

清乾隆初年,借助架于石壁上的铁索在山顶修建了一座寺庙,嘉庆年间又聘请能工巧匠研究如何取代铁索上山,于是便依山取势修建这座九层楼阁。从此,香客及游人可免攀援铁索之苦,上楼直达山顶,1956年又加以修建改为12层,如今这里已成为游客眺望长江景色的“小蓬莱”了。

明朝末年农民起义国首领谭宏曾率军据此险要安营扎寨,乃得名“石宝寨”。寨身主体为红色的全木塔型楼阁,始建于清康熙年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塔楼共12层,通高56米。

塔楼建于清康熙年间,庙宇建于清乾隆初年。

明万历年间,知州伊愉倡修天子殿,当时上山无路,为运砖、木等建筑材料上山,便加固拓宽古栈道、石梯,“贯铁索于壁”。扶索而上,叫做“链子口”。

截取了史料上的几段记录,你看看。天子殿修缮这段是在明万历年间,但只说了天子殿一殿,而且是修而不是建。

以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