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有什么别称??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别称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10:23:37

芙蓉、芰荷(《楚辞》);
夫容(汉·《子虚赋》;
芙蕖、夫渠、扶蕖(西汉·《毛诗古训传》);
容华(汉·《淮南子》);
菡萏(汉·《尔雅》);
水芝、水目、水华、水花(西晋·《古今注》);
水宫仙子(宋·《鸡川子·荷花》);
蕖仙(宋·《鸡川子·荷花》);
藕花(宋·《如梦令》);
玉环(元·《说郛》);
水旦、水芸、泽芝、水芙蓉、出水芙蓉(明·《群芳谱》);
草芙蓉(《采芳随笔》);
嘉莲、瑞莲、并头莲、并蒂莲、一品莲、四面莲(南朝·《宋书符瑞志》);
凌波女(宋·《蝶恋花·秋莲》);
凌波仙子(宋·《咏荷》);
君子花(宋·《爱莲说》);
溪客(宋·《西溪丛语》);
净客(明·《三柳轩杂识》);
净友(明·《三余赘笔》);
浮友、静客(清·《广群芳谱》);
六月春(《类腋辑览》);
孰辇(清·《小知录》),等等。

荷花之所以有那么多的别称,这应该和古人对荷花的认识有关,做了某一种寄托吧。
根据荷花的特点,荷花的确是诗意盎然的。花的美不消说,单支的有趣,周邦彦有句云:“一一风荷举”;成片的更耀眼,宋人杨万里诗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姜夔词也有“一路荷花送我到青墩”等好句,各各造成优美的意境。即使花尽叶残,也还能给诗人提供灵感,李商隐的名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写尽诗人的闲适之情;甚至“橙黄桔绿”的深秋,苏轼还以“荷尽已无遮雨盖”来描写一年好景,而逗人缅想它盛放时的丰姿。
对于美的东西,多一些别称,就显得不那么奇怪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