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的网狮园和网师园有啥不同?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07:24:23
急!! 谢谢

不是你没听过,
是因为根本就没有所谓的网狮园

网师园始建于南宋,旧为宋代藏书家、官至侍郎的扬州文人史正志的“万卷堂”故址,花园名为“渔隐”,后废。至清乾隆年间,退休的光禄寺少卿宋宗元购之并重建,定园名为“网师园”。网师乃渔夫、渔翁之意,又与“渔隐”同意,含有隐居江湖的意思,网师园便意谓“渔父钓叟之园”,此名既借旧时“渔隐”之意,且与巷名“王四(一说王思,即今阔街头巷)”谐音。园内的山水布置和景点题名蕴含着浓郁的隐逸气息。

有些人不知道名字的来历,就误以为是网狮,还以为是网住个狮子呢。o(∩_∩)o...
所以正确的写法是网师园

苏州没有网狮园,只有网师园。摘录点介绍:
网师园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苏州四大名园之一。位于苏州市城区东南部带城桥路阔家头巷11号。为苏州典型的府宅园林,是我国江南中小型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园始建于南宋淳熙年(公元1174年),原为南宋侍郎史正志退居姑苏时所筑的一座府宅园林,因府中藏书万卷,故名“万卷堂”,对门造花圃,号“渔隐”。清乾隆年间(1765年前后),光禄寺少卿宋宗元购万卷堂故址重治别业,筑园其地,有楼、阁、台、亭等,号称12景,取名“网师小筑”。乾隆末年(1795年),太仓富商瞿远村买下此园,添筑梅花铁石山房、小山丛桂轩、濯缨水阁、蹈和馆、月到风来亭、云冈、竹外一枝轩、集虚斋等建筑,遂成现在布局的基础,仍沿用“网师”旧名,由于园主瞿姓,故又称“瞿园”,亦称“蘧园”。同治年间,网师园为江苏按察使李鸿裔所有,更园名为“苏邻小筑”。李鸿裔死后,嗣子少眉继有其园,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增建撷秀楼。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园归清光绪朝将军达桂。辛亥革命后,东北军阀张作霖以30万两银子从达桂手中购得此园,民国6年(1917年),赠于其师张锡銮作庆寿大礼,易名“逸园”,又称“张家花园”,筑琳琅馆、道古轩、殿春簃、箩月亭诸胜。抗日战争前,国画大师张大千和张善孖借寓网师园内,同时居住园中的还有近代金石书画家叶恭绰等人,张氏昆仲的画室大风堂,就是现在的殿春簃。1940年,书画文物鉴赏家和收藏家何亚农买下这座园林,复用“网师园”旧名。1950年,何亚农后人将网师园捐献给国家。1958年,苏州市园林管理处对网师园进行全面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