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了解台湾八景基本概况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0 17:06:05
以便去旅游

八景为玉山积雪、阿里云海、双潭秋月、大屯春色、安平夕照、清水断崖、鲁谷幽峡、澎湖渔火。 1996年台湾省旅游局举办台湾十二景之选拔,票选后经专家评选后为太鲁阁(鲁谷幽峡)、阿里山(阿里晓日)、溪头(溪头朝雾)、玉山(玉山层峰)、合欢山(合欢积雪)、日月潭(明潭清波)、鹅銮鼻(鹅銮观海)、故宫文物(故宫瑰宝)、野柳(野柳听涛)、大霸尖山(大霸九仞)、秀姑峦溪(秀姑漱玉)。 1996年台湾省旅游局举办台湾十二景之选拔,票选后经专家评选后为太鲁阁(鲁谷幽峡)、阿里山(阿里晓日)、溪头(溪头朝雾)、玉山(玉山层峰)、合欢山(合欢积雪)、日月潭(明潭清波)、鹅銮鼻(鹅銮观海)、故宫文物(故宫瑰宝)、野柳(野柳听涛)、大霸尖山(大霸九仞)、秀姑峦溪(秀姑漱玉)。

自己查嘛 这种东西 这一阵子多的是
还要问 晕

“台湾八景”一说,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从清初到日据,皆有人为之品题。“台湾八景”最早出的文献资料是一六九四年修辑,一六九六年(清康熙三十五年)付刊,由高拱乾所纂写的《台湾府志》。这部台湾第一本府志选定的台湾八景名单是: 安平晚渡 沙鲲渔火 鹿耳春潮 鸡笼积雪 东澳晓日 西屿落霞 斐亭听涛 澄台观海
“古早”文人雅士游山玩水,喜题诗词,一来赞咏述怀,一来表示到此一游。因此写景诗成了风气,然而为应唱酬,难免有“道开”之作,所以所咏山水,往往不知何所何处。
一七六四年(乾隆二十九年)付刊,由余文仪纂修的《续修台湾府志》,可能为着“有图为证”,将“台湾八景”以图绘表示,系木刻版画,不过不知是否时移境迁,已不能就今日地点来做比对了。 《台湾府志》所选定的“台湾八景”,属于本岛胜景有七处,外岛则仅只一处,即澎 湖的“西屿落霞”;而七处岛内胜景,除了令人存疑的北部“鸡笼积雪”外,其他六景全落在“台湾县”(属今台南)上,如此八景的格局,无疑显得偏狭,自然无法道尽台湾明丽宜人的山水风光。 难怪近人屡屡评刊《台湾府志》的八景之说;
台湾史家陈汉光言:“有的根本谈不上什么景,似乎仅是为着文字的风雅和修饰而安排的字句而已。”画家、艺评家李钦贤也说:“若就字面意义来看,有的景根本不知景在何处,有的也纯粹是为对仗而成句的。” 日据时期,有人谓清治“台湾八景”不合时宜,应予以修订,于是“台湾日日新闻社”主其事,重新挑选新台湾八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