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险境的故事。送50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18:49:43
以“逃离险境”为主要内要,比方说洪水、火灾(各种火灾都可以,煤气、电失火、汽油等)、地震、触电、车祸、抢劫、森林迷路、被困山谷等等。对象:7至14岁的少年。
主要是通过“小故事”的形式来向青少年普及逃离各种险境的方法。最好是逃离成功的,也可以写逃离失败,但一定要体现出失败的原因。
可以大量复制过来。

1988年3月13日,一个星期日的下午,赖宁写完作业向楼下走去,一眼望见冲天的火焰正在山林里蔓延,那是县城附近的一家工厂的信号线被大风吹到了高压线上,由于电线断路的火花引起了山林大火。“火光就是命令。”想到国家财产就要受到损失,赖宁毫不迟疑地向火场冲去,汇入全县2000多人的救火队伍中。那天风大,风助火势以每秒10米的速度象火龙一样腾跃挺进。赖宁与他的小伙伴们随着扑火的人群,从一个火场赶向另一个火场,山火被他们一块块地扑灭了。天快要黑了,领导命令把所有的老人、孩子用汽车送下山去,就在卡车下山途中停下来加水时,一股狂风呼啸而来,余火又肆虐地燃起一股火柱,霎时弥漫成一片火海。赖宁的脸被火光映得通红,他扒住卡车边喊了一声:“我下去了!”就又矫健地投入到制服火龙的战斗之中。大火终于被扑灭了,3500余亩森林保住了,受到严重威胁的县电视卫星转播台和石油公司的油库也平安无事了,可是次日上午,人们在火焰滚过的海子山南坡上却找到了赖宁被烧焦的遗体:他右手抓住一棵小树,左手撑地,右脚登着山岩,分明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在向上攀登。赖宁走完了他短暂而又光辉的人生途程,不仅成为少年的楷模,也是成年人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