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某一天地球上的大气层突然消失了,为什么这一天的白昼就要比原来短些?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16:13:44

这个知识涉及到几何光学
首先,大气层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介质,我门知道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而且任何介质相对真空来说都是光密介质,而真空自然是光疏介质。
太阳光从外太空射入地球,当然是从光疏介质射入光密介质,所以会发生近法线折射。说的通俗一点,就是每天早晨我们看到的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只是太阳光发生折射后行成的一个虚假的太阳,是我们的眼睛骗了我们,真正的太阳此时此刻还在地平线以下,只是它发出的光经过大气层折射后进入我们的眼睛,我们的眼睛只能通过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判断物体位置,不会像真正的光线那样弯曲,
所以我们看到的太阳的假像在真实太阳的上方。
如果没有大气层,太阳升起就回推迟,同理,太阳落下也会提前,白昼就会变短
注:这个问题主要是因为折射形成的虚象有关,如果你会画光路图,这个问题就很简单,我刚刚高中毕业,这种问题很基础,与散射几乎无关,主要也不是考察白昼面积大小的

因为在有大气层的情况下,大气对阳光有折射和散射的作用。因此地球上昼半球的面积要略大于夜半球的面积。如果没有了大气层,那么也就没有了大气对阳光的折射和散射,昼半球和夜半球的面积就相等了。因此白昼会短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