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忙解释一下《老子》选段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12:53:26
我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大器长。

详细解释,以及它所要表达的深层意思。

释意:
我有三件法宝,一是仁慈,二是勤俭,三是不敢把自己放在人民的前头。以仁慈对待人民,就可以得到人民的支持,就有了勇气;勤俭节约,不劳民伤财,就能财用充足;不把自己的思想凌驾于别人之上,要想使自己的思想更超前,就必须站在各种思潮的后面,兼收并蓄博采众家之长,这样汇聚了众家之长的思想一定是最超前的,就能干成大事。

从字面上来理解,非常容易,按照老子《道德经》涵盖万事万物的宗旨,我们应该广义的理解本段的深刻内涵。

“慈”应该理解为尊重爱护一切自然规律和法则,这里的慈就不仅仅是对人而言的了,是对万事万物的慈爱之心。国家对国家、文化对文化、社会的各个阶层之间、人对大自然、人对动物世界、人对各种资源等等都要有慈爱之心。如果人类都以慈爱之心对待万物的话,今天面对空前恶化的自然环境还会如此畏惧吗?在古代,蒙古人也好、鄂伦春人也好,乃至于撒哈拉沙漠里的土著人,他们在捕猎的时候都不会猎杀幼小和怀孕的猎物,所以千百年来他们有捕不完的猎物,这就是一种人类对大自然慈爱之心。

“俭”我们不能简单的理解为生活中的勤俭节约,而应该理解为合理的利用一切资源。砍树不要忘了植树,放牧不要忘了植草,开矿不要破坏环境,建工厂首先要考虑排放,管理不要忘了以人为本,总之不能不计后果的掠夺性开发。

由于老子的思想体系,不仅仅是针对人的,而是针对万事万物的,所以“不敢为天下先”应该理解为:永远都不敢成为自然的主宰,在自然面前永远都只有顺应而不是抗衡。要是这样理解的话,老子的论述简直精辟之至,仿佛老子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看到了今天要发生的事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