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邮高手来,最好是达人.邮票纸质的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2:07:04
请读完整

据说,很多很多的伪品(假邮票)都是用铜板纸印刷的,但是真邮票是用邮票纸印刷的.书上说的特点什么光滑啊,比较脆啊都是没用的话,能不能给点实在的?比方说它们(铜板纸与邮票纸)的色标,我可以在色谱中对,或者是别的什么办法.就是检验的办法.
还有就是如何区分胶版与影写版.(不是要原理,也不是要制造过程)(是要区分手段.不要说理论. 求求大家了.
只要回答如何区分胶版和影写版了现在.
我要操作步骤!!!!!

楼主的问题是个真正的专家级问题,一般的集邮者根本无法回答!
就我个人的经验,也只能凭感觉地说邮票纸比铜版纸要白,因为一般情况下邮票纸都加入了增白剂,至于说到具体的100%分辨方法,还真的没有办法!
区分影写版和胶版,本人觉得最直接的方法是观察邮票票面,在一定角度下,看邮票票面是否呈现光滑的反光的感觉,有,是胶印邮票,没有,则是影写版邮票。不过,科学一点地说,辨别两者应该使用放大镜观看邮票票面,因为凡是胶印邮票一定会有印刷网点,仔细观察这些网点的排列规律应该能轻易分辨邮票的真伪。

邮票印制过程中加入发光物质的方法一般分为四种:1、纸张加工时就加入发光物质。尤其是票图与正面能够适应电子分拣。2、纸张正面涂一层发光物质。邮电部1986年5月22日发行的T110《白鹤》就是采用的这种形式。此票发行后,有人发现在紫光灯下白鹤的眼睛会发出荧光,因此曾有许多集邮爱好者认为《白鹤》邮票是用磷光油墨印制的。实际上,《白鹤》邮票采用的是荧光纸印刷。由于白鹤眼部油墨较浅,未能将荧光覆盖,所以造成了一些误解。3、邮票印刷后,在票面部分加印发光物质,大多是磷光条杠,也有加印文字的。邮电部发行的T49《邮政运输》、普22(甲)《祖国风光》邮票以及近期国家邮政局发行的邮局全张中带版号编码的邮票都属于这种类型。4、邮票印刷后,在表面涂一层发光物质。2001年11月11日发行的2001-24《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运动会》邮票就属此类。

铜板纸比邮票要厚 也要硬一点,因为邮票背面有胶质,用水就能沾在信封上,铜版纸是不能的所以邮票的质感没有铜版纸那样亮,伪造者常用杂志或书刊上的邮票图案,人工改变纸质颜色、光洁度,造成与真票相似的邮票。

早期邮票用纸比较混乱。古典邮票大部分用质量最好的“手抄纸”印刷,此种纸特点是韧性好,不会发黄发脆,缺点是厚度不匀,因而造成古典邮票纸质薄厚有差异。如,中国的第一套邮票就存在这种明显差别。1878年第一期发行的海关大龙邮票,是用半透明的薄纸印刷的,因此被叫作“薄纸大龙”。而1883年第三期发行的海关大龙邮票,使用的纸就厚,不透明,被称为“厚纸大龙”邮票。此后多个国家采用“机制纸”印邮票,使邮票纸张厚度的均匀性大大提高。
分辨纸质有助于区分邮票的印刷年代或特定环境。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法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