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时期的作家都有哪些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20:58:16

并没有文革时期作家的说法,很多作家都经历过那个时代,当然有在那个时期大红大紫的作家,比如浩然

  被称为“文革时期唯一作家”的浩然昨天早晨因病在北京去世,终年76岁。作为“文革文化”的重要代表,浩然的辞世标志着那个时代的远去。
  浩然本名梁金广,1932年生于唐山,少时读过3年小学,16岁加入中共。他当过8年村、区、县基层干部,1954年起任《河北日报》记者、北京俄文《友好报》记者、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杂志编辑。1964年到北京市文联担任专业作家,后任中国作协北京分会主席。

  浩然于1956年开始发表小说,早期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喜鹊登枝》、《苹果要熟了》等,1965年发表了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艳阳天》三卷本;1972年出版了另一长篇小说《金光大道》,1974年出版中篇“诗体小说”《西沙儿女》。

  浩然在1966年至1976年的文革期间红极一时。他的《艳阳天》、《金光大道》歌颂中共在农村斗争地主、富农、推行农业集体化的“伟大运动”,是当时家喻户晓的文学作品,与八个样板戏一起成为当时中国文化生活的主要内容。

  由于《艳阳天》、《金光大道》受到文革“旗手”、毛泽东妻子江青的青睐,浩然不仅常受到江青接见,也由一名普通的农民作家一跃成为当时文艺界乃至政界炙手可热的人物。浩然作为代表参加了中共十大和第四届全国人大,1976年9月成为文学界唯一参加毛泽东治丧委员会的代表。文革时期,他以“文化界人士”名义经常参加外事活动,并曾出访日本。

  1974年,中越发生西沙海战后,浩然被江青“亲自委派”到西沙群岛前线视察,回京后写出间接歌颂江青的《西沙儿女》。后来他又奉江青之命视察大寨并写成报告文学《大地的翅膀》。他的小说《艳阳天》也被改编成同名电影,成为文革时期拍摄的为数极少的故事片之一。

  文革后,浩然因与“四人帮”过从甚密而遭到批判,并一度失去自由,官方对他的审查结论是:“不是帮派分子,在文革中摔了跤,但没有完全陷进去”。浩然后来又写过《苍生》、《乐土》、《活泉》等作品,但反响一般。

  浩然曾说,他从一个只读过3年小学的农民,靠中共给予的机会,掌握了大学专门课程,最终“成了组织上承认的、名正言顺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