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真正是什么?是在水中发生水合作用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0:15:04
电离是基于什么才会发生?

[电离]: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生成自由移动阴阳离子的过程。
将电子从基态激发到脱离原子,叫做电离,这时所需的能量叫电离电势能。

例如氢原子中基态的能量为-13.6eV(电子伏特),使电子电离的电离势能就是13.6eV(即2.18×10-18焦耳)。
简单点说,就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及其周围的带负电的电子所组成.由于原子核的正电荷数与电子的负电荷数相等,所以原子是中性的.原子最外层的电子称为价电子.所谓电离,就是原子受到外界的作用,如被加速的电子或离子与原子碰撞时使原子中的外层电子特别是价电子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而脱离,原子成为带一个或几个正电荷的离子,这就是正离子.如果在碰撞中原子得到了电子,则就成为负离子.

我们接触到的溶剂大部分是水,因而把能够在电离产生水中阳离子的物质叫做酸,电离产生水中的阴离子的物质叫做碱!如果我们的思维突破以水为介质,问题类似的转移,比如在液氨为溶剂的情况下,如果溶质电离产生阳离子的物质就是酸,电离产生的物质就是碱了,下面就总结一下经常遇到也是很少遇到一些溶剂本身自偶电离产生的阴阳离子,便于我们做一些判断,或者提高我们的思维的深度合广度:
2H2O→H3O+ + OH-
2NH3→NH4+ + NH2-
非质子(H+)的自偶电离:
2SO2→SO2+ + SO32-
N2O4→NO+ + NO3-

任何变化都是有方向性的,比如电离,其方向就是向能量更低的方向进行。一般晶体溶于水的过程都包括离子的水化能和晶格能的比较。晶格能的破坏需要吸热,水化放热,当水化的能量高于晶格能的话就溶于水就会发生电离。熔融状态下的电离也是能量的问题,高温提供的能量可以使离子摆脱晶格能的束缚而成为自由离子。其实电离的离子在水中都是以水合离子的形式存在的,只是写的时候为了简便而省去的。应该说电离就是在水中发生水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