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围城的,知道的进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10:12:18
有几个问题需要大家帮忙

1 谈谈你对"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这句话的理解是什么

2 本文在比喻的运用上,有什么独到之处?

3 本文章涉及大量的诗学,哲学的知识和典故,这对小说的创作是利还是弊?

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现在这句话常常被用来形容婚姻,没结婚的想结婚,结了婚的想单身。
其实就是自己不曾拥有的总是感觉是好的这样一种人类基本心理的反映。
对于比喻方面的运用,我印象最深的是把婚姻比作穿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的人才知道。这个比喻妙极了,一双鞋,它是紧了,还是松了,只有自己的脚才感觉得到,别人是看不出来的。婚姻也是这样,处在这段婚姻关系中的人才知道这个婚姻合不合适自己。
对于文中涉及的诗学哲学等,我想,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小说作者钱钟书本身是个学者的原因吧!我觉得这样很好,只要用得恰到好处就不嫌堆砌。这点我觉得钱钟书先生做得很好。他只写过这一本小说,他的“著作等身”都是学术研究方面的。
他是一名学者,他将他的生活思想经验通俗地融入了“小说”这一比较容易被大众接受的体裁上去,喻教于乐,个人对钱钟书先生是极为崇敬的。

另:金庸的小说中也不乏这些神来之笔,他以他的博学,丰富了武侠小说本身,让武侠小说也能上升到文学的程度。
看得深的,可以看到背后的哲理与知识,仅仅用来读着娱乐消遣的,也可以看到十分精彩的故事。
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赏。

一;人的困境。
二;独辟蹊径,新奇又贴切,幽默风趣。
三;既有利也有弊。利是这样可以使小说血肉丰满,内容丰富;弊是会使小说有卖弄之嫌。不过书中并未严肃地讨论这些,相反用一种轻松的笔调来写。所以大可不必深究。

1 爱情对人的吸引 婚姻对人的禁锢是人生的围城
2 比喻不浮于表象 而是有一定深度,以抽象喻具体,以实物喻心理这些看似不现实的比喻在作品充分利用,另外一些比喻包含着作者对事物深层的认识,展现了作者的人生哲学。
3 诗与哲学在文学上的应用是对文学表现范围的扩展,是展现作者内心与阅历的良好方法,是有利于文学作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