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楼兰太阳墓葬的详细资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5:53:43

楼兰在毁灭的过程中,生态环境的破坏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波助澜的作用。楼兰曾是个河网遍布、生机勃勃的绿洲。然而声势浩大的“太阳墓葬”却为楼兰的毁灭埋下了隐患。

  “太阳墓”外表奇特而壮观,围绕墓穴的是一层套一层的共七层由细而粗的圆木。木桩由内而外,粗细有序。圈外又有呈放射状四面展开的列木,井然不乱,蔚为壮观,整个外形酷似一个太阳,很容易让人产生各种神秘的联想。“太阳墓”的盛行,大量树木被砍伐,使楼兰人在不知不觉中埋葬了自己的家园。据已发现的七座墓葬中,成材圆木达一万多根,数量之多,令人咋舌。

  王教授认为,生态的破坏也不能仅仅归结于“太阳墓”,各种因素的合成力量必然会导致生态的失衡。楼兰地处内陆,气候干燥,久而久之,原来芳草遍地的绿洲再也留不住一片绿色。在出土的汉文简牍中,可以了解到楼兰士兵口粮减少的情况,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楼兰环境恶化后的困顿。

  另外,战争直接导致楼兰古国的消亡也是完全可能的。在海上贸易时代之前,东西方贸易只有一条漫长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尤其是塔里木南边的鄯善,就成了周边列强掠夺的重要对象。

  人类利益的驱动,也是一个导致环境改变的重要力量。公元4世纪时,楼兰逐渐废弃。其主要原因是:公元4世纪后,自敦煌进入西域的古道有了很大的发展,除了通过伊州(今哈密)一途外,还有新开拓、交通更为方便的大海道。交通路线变更,立即使楼兰丧失了在丝绸之路上的地位。

拥抱大漠的“太阳”
它们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矛盾呢?“楼兰王国”真的是毁于大规模的“太阳墓葬”砍伐森林吗?为什么原始塞人部落在大沙漠中建造如此奇异的太阳型墓葬呢?它究竟代表了什么意义呢?也许这些千古之谜还会继续与恒古黄沙为伴,直到永远,永远……

2000多年前的中原太子,为永亨黄泉,永保尸身不灭,用成千上万根柏木以独特的方式排列于墓穴中,形成世所罕见的“黄肠题凑”,其所耗优质木材量之巨大,无疑是对生态环境的一大破坏。而早在3800年前的“楼兰王国”亦有一种不惜砍伐大量树木为代价而创造的神秘墓葬,与中原相比更具西部朴拙之风。其所用木材均竖立地表,所呈形状圈圈相套,好似层层谜团,引人遐想万千。

22年前,考古学家王炳华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