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题,很简单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0 14:42:55
老师让我们做实验,一杯清水里,放个鸡蛋,鸡蛋下沉,再放入食盐,搅匀后,鸡蛋浮上来了,这是为什么?

设物体在水中所受浮力为F,那么F=ρgV
ρ为介质密度(即所说的水),g是地球重力加速度常数,大小约为9.8m/s^2,V是物体进入介质中体积大小。
对于给定的物体(即所说的鸡蛋),介质密度(即水的密度)越大,所受浮力越大。当所受浮力大于其所受重力时,鸡蛋就开始上浮,当鸡蛋露出水面,鸡蛋在水中体积减小,所受浮力也减小,直到其浮力与重力重新达到平衡,鸡蛋就静止在水面上了。
而加入食盐,也就是使水变成氯化钠水溶液,而氯化钠水溶液的密度大于纯水,而且浓度越大,密度越大。具体原理大致是,氯离子和钠离子在水分子作用下被电离,进入说分子间的空隙中,溶液体积不变大多少,而质量增加,密度就增大了。
因此,综上,加入食盐到一定浓度后,本来沉底的鸡蛋会上浮。

因为F浮=溶液密度*g*V
所以当为食盐水时,密度变大,浮力变大,鸡蛋上浮

放入食盐使得水的密度变大,密度变大浮力跟着变大就浮起来了,看看浮力那里的公式吧

F浮=ρgv 其中ρ是液体的密度
随着不断加入食盐 液体密度ρ逐渐变大 因此F浮也逐渐变大 当F浮≥G鸡蛋 时 鸡蛋便开始上浮

F浮=ρgv ,当鸡蛋的体积一定时,水的密度越大,F浮也就变大,然后浮力使鸡蛋开始上升,直到漂浮状态为止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2074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