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径千分尺刻线原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16:52:15

其工作原理是应用螺旋副传动原理,借其微分螺杆与固定套管装置的内螺纹,作为一副精密螺丝偶合件,将回转的螺旋角位移变为测杆直线移动。

外径千分尺属于测微量具之一,主要用于精密工件的外尺寸测量,其主要的优点是有测力装置。
外径千分尺分为轻型和重型千分尺两种,它们主要区别在于测杆直径。我们主要用的是轻型千分尺,测杆直径为φ6.5mm。
千分尺由尺架、测砧、测微螺杆、测力装置和锁紧装置等组成,具体的详细结构见使用说明书上的,其测量范围为0-25mm、25-50mm、50-75mm、75-100mm直至递增到300mm,对于大于300mm以上的千分尺,有的是通过更换测砧来实现大尺寸测量要求的,其分度值大多为0.01mm,数显式的分辨力有0.001mm。

外径千分尺常简称为千分尺,它是比游标卡尺更精密的长度测量仪器,它的量程是0-25毫米,分度值是0.01毫米。外径千分尺的结构由固定的尺架、测砧、测微螺杆、固定套管、微分筒、测力装置、锁紧装置等组成。固定套管上有一条水平线,这条线上、下各有一列间距为1毫米的刻度线,上面的刻度线恰好在下面二相邻刻度线中间。微分筒上的刻度线是将圆周分为50等分的水平线,它是旋转运动的。

从读数方式上来看,常用的外径千分尺有普通式、带表示和电子数显式三种类型。

根据螺旋运动原理,当微分筒(又称可动刻度筒)旋转一周时,测微螺杆前进或后退一个螺距——0.5毫米。这样,当微分筒旋转一个分度后,它转过了1/50周,这时螺杆沿轴线移动了1/50×0.5毫米=0.01毫米,因此,使用千分尺可以准确读出0.01毫米的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