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如何保护祖国边境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3:26:18

在陆军家族中,有一支“少数民族”,有人称之为“水中蛟龙”,有人誉之为“江上轻骑”,这就是陆军船艇部队。

在黑龙江漫长的边境线上,从风景秀丽的嘉荫河口到祖国迎接第一缕朝阳的乌苏镇,从烟波浩淼的兴凯湖到闻名中外的珍宝岛,1200多公里的边境水域上,就有一支陆军船艇部队——黑龙江省军区某边防巡逻艇大队。这支部队主要担负着夏秋两季界江巡逻执勤、会谈会晤、交通运输等战备任务。前不久,笔者跟随这支船艇部队执行巡逻任务,亲身感受到了陆军水兵献青春、耐寂寞、铸屏障的豪情壮志。

这次出航执行任务的,是我军第一艘某新型锚泊艇。该艇以体大、续航能力强、抗风浪、机动敏捷等优点倍受官兵欢迎。出航前,官兵们进行了例行的着装整理,他们身穿迷彩服,头戴迷彩帽,脚蹬迷彩鞋,人人精神抖擞,士气高昂。

船艇从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的汇合处——三江口出发,驶向抚远县。艇犁着江浪像箭一样往前驶去,两侧的浪像秋风扫落叶似的把江面上的飘浮物推到岸边,驶过的浪迹在阳光照射下波光粼粼,十分壮观。

界江的天,如同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万里无云,风平浪静,航行不到20分钟,江面上就起了风浪,天空乌云翻滚。天气的骤然变化,给航行增加了难度。艇长曹以光是位优秀的基层指挥官,年仅30岁的他已在界江战斗了10年,界江两岸的一草一木、艇的性能、航道的走向他都了如指掌。出航前爱说爱笑的他,在航行途中没有一句闲语,精神始终集中在航行中。只见他拉响战斗警报,战士们迅速奔向各自的战位。枪帆兵操起一根黑白相间标有尺寸的测水杆,紧张而又井然地探测水位,每探测一次就给驾驶兵打一个只有他们之间才能看得懂的手势。曹艇长告诉笔者,那是枪帆兵向驾驶兵汇报水位,驾驶兵根据水位及时掌握航速、方向。

突然,曹艇长脸色一沉,大步向前,一把推开驾驶兵,边下达“减速”命令,边迅速向后拉操纵手柄。这时,一个迎面而来的巨浪向艇首冲来,巨浪过后,传来一阵清脆、急促、短暂的艇底刮河床的声音。而后,艇又恢复了正常航行。事后,笔者了解到,枪帆兵向驾驶兵打出“1.3米”的手势,这个深度刚好超过艇的吃水深度。曹艇长当时来不急多想,凭借过硬的操纵船艇技能排除了险情,避免了一起搁浅事故的发生。

早就听说抚远县是个渔业大县,盛产马哈、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