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是什么味道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21:43:17

虽然略显酸性,但没味道

自己尝尝就知道。

1、自然物语
[编辑本段]

雨,一种自然降水现象。是由大气循环扰动产生的。是地球水循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几乎所有的远离河流的陆生植物补给淡水的惟一方法。在中国夏季洋流和季风给其带来充沛的雨水,称为“梅雨”。
地球上的水受到太阳光的照射后,就变成水蒸气被蒸发到空气中去了。水汽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便凝聚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都很小,直径只有0.01~0.02毫米,最大也只有0.2毫米。它们又小又轻,被空气中的上升气流托在空中。就是这些小水滴在空中聚成了云。这些小水滴要变成雨滴降到地面,它的体积大约要增大100多万倍。这些小水滴是怎样使自己的体积增长到100多万倍的呢?它主要依靠两个手段,其一是凝结和凝华增大。其二是依靠云滴的碰并增大。在雨滴形成的初期,云滴主要依靠不断吸收云体四周的水气来使自己凝结和凝华。如果云体内的水气能源源不断得到供应和补充,使云滴表面经常处于过饱和状态,那么,这种凝结过程将会继续下去,使云滴不断增大,成为雨滴。但有时云内的水气含量有限,在同一块云里,水气往往供不应求,这样就不可能使每个云滴都增大为较大的雨滴,有些较小的云滴只好归并到较大的云滴中去。 如果云内出现水滴和冰晶共存的情况,那么,这种凝结和凝华增大过程将大大加快。当云中的云滴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大云滴的体积和重量不断增加,它们在下降过程中不仅能赶上那些速度较慢的小云滴,而且还会“吞并”更多的小云滴而使自己壮大起来。当大云滴越长越大,最后大到空气再也托不住它时,便从云中直落到地面,成为我们常见的雨水。

雨的种类很多,除了酸雨、有颜色的雨外,还有许多有趣的雨。比如蛙雨、铁雨、金雨,甚至钱雨,它们都是龙卷风的杰作。

雨量等级划分标准是:日降水量在0~10毫米之间为小雨;在10~25毫米之间为中雨;在25~50毫米之间为大雨;在50~100毫米之间为暴雨;100~200毫米之间为大暴雨、大于200毫米的为特大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