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好简单..征答。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6 15:27:34
A,B两物体叠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水平轻绳一端拴住B物体,另一端固定在墙上且恰能伸直,水平外力F作用于A,A,B均保持静止状态,则A,B两物体受力的个数可能分别为 A.5,2

为什么可以选A啊?我认为既然B受到了力,对A与地都有相对运动趋势啊?凭什么地先给它摩擦力?
问题是S:如果A受到地面的静摩擦力足够克服外力F时,为什么不能B和地同时对A有摩擦力?
还有2.4楼都犯了一个错误,绳恰为原长时,当有相对运动趋势时,还是可以有拉力的。
现在我想将这个问题延伸一下, 如果A下面不是一个地呢,而是一个滑块C,地是粗糙的,现在用力F拉A,那么是C先给A f还是B先给A f呢?

A应该是在下面.那么A一定受重力 支持力 地面的摩擦力 外力F B对A的压力 可能收到B的摩擦力
B一定受到重力 支持力. 可能受到绳子的拉力和A的摩擦力
如果A受到B的摩擦力那么B就一定受到绳子拉力和A的摩擦力
所以答案是 5,2 或者6,4
楼主的疑问的解释是: 如果A受到地面的静摩擦力足够克服外力F那么A和B就不存在相对运动趋势.也就没有相互摩擦力

楼主补充的问题.对于下面是滑块C的话.我个人认为还是要先考虑C对A 的f 因为如果要考虑B和A的相互摩擦力那么B就必须受到另外一个力来保持静止状态.那么这个另外的力就只能是绳子的拉力. 只有当C提供的摩擦力不足以克服外力B才会对A产生作用力.楼主可以想一下.如果先去掉绳子.拉A .刚开始A也不会动.因为又C的摩擦力起作用.这时候B也没动.说明不受到A的摩擦力!

A在上还是B在上??

郁闷,刚回答没了.

应该是A下B上
我们假设B受摩擦力
恰能伸直----绳对B的拉力为0
那么水平方向合力不为0,B就会运动
那么A,就会以B的反方向运动
可题中写 AB静止
所以假设不成立

注意条件"恰"

可以考虑这样一种情况,
把水平轻绳除去,这个时候AB之间是不存在摩擦力的。
那么这个时候,加上一段轻绳,恰好伸直。由于AB均保持静止,那么轻绳是没有任何形变的,所以它没有提供弹力。自然也就不会存在与之平衡的摩擦力了。
所以B上受力只有两个,A对它的支持力和本身重力。

不是错误,而是你没有了解。上面只是举出一个符合条件的特例,那么下面详细说明一下。

假设AB之间光滑,AB会不会发生相对运动?
如果F大于A与地面的静摩擦力,AB相对运动,这种情况下AB之间有相对运动趋势,存在摩擦力,受到的力分别是6个,四个。
如果F小于或等于A与地面的静摩擦力,AB不会相对运动,这种情况下AB之间就没有相对运动趋势,也就不存在摩擦力,受到的力就分别是5个,2个。

研究摩擦力的时候,判断是否有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