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知论与怀疑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19:01:01
看到过一些说法认为二者是等同的(“怀疑论又称不可知论”这样的句子),但我认为还是有许多差别的,准确的定义到底是怎样?是一回事吗?
一至三楼通通答非所问,期待更专业的回答

怀疑论与怀疑精神是不同的。在哲学上,怀疑论是指对客观世界和客观真理是否存在、能否认识表示怀疑的学说,又叫做不可知论,比较典型的如古希腊的皮浪,近代英国的哲学家休谟,德国哲学家康德也有这种思想。我们一般是从否定的角度来理解这种怀疑论。
而怀疑精神则是积极的、推动科学发展的动力。怀疑精神不仅是科学发展的动力,也是哲学发展的基础。这最明显地体现在笛卡儿的普遍怀疑精神上。笛卡儿怀疑一切知识乃至外部世界的存在,并有此推出“我思故我在”的著名命题,从而奠定了自己整个学说的基础。所以,笛卡儿的怀疑是为了更好的确信,使理论有更牢固的基础。历史上哲学体系之间更替、科学史上不同范式之间的更替都以这种怀疑精神为基础。因为每一个后人都对前人的话绝对相信,那是不可能有创新与发展。比如中国思想几千年来没有人赶怀疑孔子的正确性,所以思想上就一直没什么创新,社会制度本身也没有多大的发展。
在你给的定义中,前面一个指的就是怀疑精神,即怀疑精神就是“通过打破一切固有模式,来有新的创造,更好的发展。”而你的第二个定义则是哲学上的怀疑论,尤其是由皮浪所创造的怀疑论学派持的就是这种思想,让人把目光从外部不可知的世界转向人的内心生活以寻求解脱。当然,两者在西方思想史上是有很多的联系的,这里不多说了。
所以,究竟哪一个是正确的,你只能根据自己的使用情况来判断。如果是哲学考试的话,毫无疑问是后一个定义。

不可知论

agnosticism

否认认识世界或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的哲学理论。最初由英国生物学家T.H.赫胥黎于1869年提出。不可知论断言人的认识能力不能超出感觉经验或现象的范围,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发展规律。在现代西方哲学中,许多流派从不可知论出发来否定科学真理的客观性。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的哲学理论。不可知论断言人的认识能力不能超出感觉经验或现象的范围、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

“不可知论”一词是英国生物学家、休谟主义者T.H.赫胥黎在1869年提出的。在他那里,不可知论者是指对基督教神学教条表示怀疑,但又拒绝无神论,从而主张把上帝是否存在这一类问题搁置起来的人。

不可知论思想因素早在古代怀疑论者那里就已经有了,但作为一种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