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级核潜艇的最新改进型与它的原型有何区别?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01:12:17

中国的第1艘汉级核潜艇“长征l号”全长为98米,宽10米,水上排水量4500吨,水下排水量为5000吨。“长征1号”由中国渤海造船厂于1967年开始建造,1970年下水,1974年8月竣工。由于后来潜艇发生放射性污染以及反应堆故障,中国对“长征l号”进行了大幅改装,因此“长征1号”的实际服役日期是大幅滞后了。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长征1号”核潜艇才正式编入中国海军北海舰队,并进入战斗值班。汉级(091型)核潜艇的艇体构造与日本、俄罗斯的潜艇颇为相似,采用的都是双壳体结构(原文如此)。潜艇装有世界各国通用的533毫米鱼雷发射管6具,此外还装有潜射型反舰导弹USM YJ-82(C一802),乘员为75名。汉级核潜艇搭载的压水型反应堆输出功率为90兆瓦,相当干12000马力,其水下航度为25节。

  汉级的第2号艇很自然的被命名为“长征2号”,舷号402,也是南渤海造船厂制造。1974年开工,1977年下水,1980年1月竣工。“长征2号”与“长征1号”一样,竣工后进行了大幅改装,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才配署给北海舰队。据称,“长征2号”同样出现过放射性污染问题,并且噪音非常大。目前“长征1号”和“长征2号”几乎已处于瘫痪状态,长年停靠在码头。

  汉级核潜艇的第3号艇“长征3号”舷号为403。从“长征3号”开始,中国汉级核潜艇的艇体被加长了8米,达到106米,水下排水量为5550吨。“长征3号”于1980年开始建造,1983年下水,1984年9月服役。因此,从“长征3号”开始的汉级核潜艇实际上应该称为汉级改进型。针对艇体加长了8米这一事实,西方曾经认为这是为了装备潜射型反舰导弹YJ-82的垂直发射装置(VLS)。后来证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推测。“长征3号”与401、402号舰一样,仍然只装备水平发射的鱼雷发射管。那么,中同的汉级核潜艇为什么耍加长8米呢?对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之所以加长是为r将核反应堆改装成体积更大的型号,动力系统改为新的“核涡轮发电方式”,目的是为了解决噪音问题。中国的汉级核潜艇第1、2号舰主要是通过主涡轮直接驱动螺旋桨,而“长征3号”以后的汉级潜艇加长8米,是为了搭载新型主发电机和电动机。将动力系统改为“核涡轮发电方式”,也就是说通过主蒸汽涡轮驱动发电机发电,通过产生的电能驱动主电动机,然后电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