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的阳离子为什么具有氧化性?那它还有没还原性?且为什么氧化性逐渐增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2:05:28
单质金属的还原性按金属活动顺序表越来越弱,他的阳离子为什么具有氧化性?那他还有没还原性?为什么他的阳离子按金属活动顺序表是氧化性逐渐增强?哪位可以告诉我啊.我真的是想知道啊.

金属活动顺序表是根据衡量元素氧化还原能力的电极电位的值来排布的,实际单质的活泼性可能有出入.阳离子是失电子的产物,如果这么看,单质的活泼性越差,说明它越稳定,那么由于离子失去的电子而导致这种稳定性下降,那么肯定是困难的,是更易向单质转化的,这种转化其实就体现了氧化性.如果它的价态还可以继续升高,例如四价的锰,那么它是可以被更强的氧化剂氧化而体现还原性的,虽然一般金属阳离子更多显现的是氧化性.

Fe2+就是这种

金属阳离子再发生化学反映时化合价要降低所以具有氧化性
氧化性的强弱要看其失去电子的能力,要看其半径

记得看这个离子的化合价,比如Fe元素的化合价是0——3之间,正常情况下。只要离子的化合价存在这之间,且遇到合适的氧化剂或者还原剂就能反应。比如二价铁离子,即可发生氧化反应又可发生还原。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对应的阳离子还原性越差。只要化合价能下降就有可能发生还原反应。

金属阳离子具有氧化性是因为它可以得电子被还原成单质,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对应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有的金属阳离子处于中间价态,还可以失去电子形成更高价态的阳离子,这样的处于中间价态的金属阳离子就还具有还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