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4个主要原因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19:09:35

1.2001年7月10日美国高盛证券的研究人员提出一份报告,在这份报告中研究人员指出:如果北京取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从2002年起至2008年,中国每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将会额外提高0.3%,这样算来,到了2008年中国举办奥运会当年中国的GDP就可以达到16.3万亿元人民币,奥运会对中国8年累计的贡献可以达到1.38万亿元人民币。这样奥运会对中国金融的内生影响的非常的显而易见了。

2.目前我国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已达8万亿人民币,如何将这些储蓄存款进行有效的投资,一直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而如要成功举办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就会引发国内的大规模的投资热潮,随着奥运会的各项工作的不断拓展,各方面的投资在今后6年中将超过百亿美元。随着各方面的投资的增加,会带动国内储蓄的减少,目前我国在银行的国民总储蓄中的8万亿人民币,在举办2008年奥运会之前就会逐渐地使我们的储蓄存款有效的得到利用,这样即解决了我国的居民储蓄存款有效利用不足的问题,又使奥运会前期场馆建设得到到急需的资金,从而使两方面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真正带来了双赢的结果。从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层面来讲,也使得国内的金融业得到了一个有效的长足的发展。

3.由于中国金融服务机构目前的整体国际竞争能力还不是很高,那么通过举办2008年奥运会将是一个促进中国金融服务机构、提高整体国际竞争力的过程。奥运会的举办与金融机构服务是互动的,经济交往的扩大将导致各种经济要素的流动空前活跃。资金业务是银行的三大业务之一,上述的16.3万亿人民币将使我国的金融服务机构接受一次洗礼。由于举办奥运会所需巨额的资金的正常运转,客观上就要求金融服务机构改革目前金融运转机制,奥运是一个大的蛋糕,到2008年不管是外资金融服务机构还是中资金融服务机构都希望自己能够分到一杯羹。那么金融机构的内部机制的改革就不可或缺,届时是同在一个平台的相互竞争,哪个金融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最优质,哪个金融服务机构得到的蛋糕就最多。

4."近水楼台先得月",根据以往举办奥运会国家的经验,东道国应该是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以往举办过奥运会的国家基本上都是西方先进的工业化国家,这些国家的经济、金融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而我国目前仍然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因此在我国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