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汉朝时称伊拉克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17:55:56

伊拉克应该是条支
伊拉克地区应该是 波斯

公元7世纪前,中国人称阿拉伯国家为条支,主要是指现今的伊拉克。唐朝时,称其为“大食”

波斯

波斯

西汉应该是当时是罗马!

大都 元世祖在金中都城东北筑新城,北至今北京德胜门、安定门外土城旧址,南至东西长安街,东西界即今内城原城墙。

姑苏 苏州别称,市西南有姑苏山(胥台山),春秋吴王阖闾在山上筑有姑苏台。

“西域”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西域包括今新疆地区及中亚、南亚、西亚乃至罗马帝国等地。西汉罗马玻璃器
狭义的西域是指玉门关(今甘肃敦煌西北)、阳关(今甘肃敦煌西南)以西,葱岭以东,昆仑山以北,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包括我国新疆地区及哈萨克斯坦中东部地区一带。
当时通往西域有两条道路:一条是南道,出玉门关、阳关经鄯善,沿昆仑山北麓,西行至莎车,再过葱岭,即可到达大月氏、安息(今伊朗);一条是北道,出玉门关、阳关经车师前国,西行至疏勤,再过葱岭,即可到达大宛、康居、奄葵(今土库曼)。由于匈奴控制了西域诸国,这两条道路被阻断了。
张骞通西域图(敦煌壁画)张骞通西域建元二年(前139),汉武帝从投降过来的匈奴人口中知道匈奴人打败了大月氏,大月氏已从水草丰美的祁连山下西迁了。据说,匈奴单于还把大月氏王的头颅砍下来制成酒器。大月氏十分痛恨匈奴。汉武帝对这个消息极为重视,便想联络大月氏,与其结成同盟,共同对付匈奴。但是大月氏离开敦煌原地后,究竟迁往何处,当时并不清楚。而河西一带又控制在匈奴人手里,西行寻找大月氏必须经过那里。所以,联络大月氏的任务,既艰巨又十分危险,没有人敢承担,武帝只好悬赏招募自愿承担这一任务的使者。
建元三年(前138),汉中城固(今陕西汉中)人张骞以郎官身份勇敢应募。武帝很欣赏张骞的胆识,当即给他选派100多名随行人员,还派了一名叫甘父(即堂邑氏之奴,故又名堂邑父)的匈奴人作向导。张骞第一次出使,被匈奴俘获,羁押八年后,他与甘父逃出,到达大月氏,没有达到结盟的目的,但却获得了大量有关西域各国的人文地理知识。
张骞历经艰辛回汉后,将西域一些国家的地理、风俗、物产、政治、军事等情况,报告给汉武帝,使汉朝政府对于西域有了比较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