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会试的人叫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0 20:39:09
举人去参加会试,那么通过会试的人叫做什么人呢?

这些通过会试的“什么人”不是要去参加殿试吗,请问殿试还要刷下一批人吗? 还是只是排排位,如果只是排排位 那么“什么人”是不是就是前三甲?
还有一个问题你们还没回答:殿试要刷下人吗?

会试:

是考取贡士的考试,会试就是集中全国举人会同考试之意。参加的人是举人,在乡试后第二年的春天(三月),所以又叫“春闱”或“礼闱”。乡试后第二年各地举人汇集京师应会试。会试由礼部主持,考试内容与乡试相同,考中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举人取得“贡士”资格后,方可参加殿试。殿试是天子亲策于廷,被视为“抡才大典”。

殿试:

科举考试中的最高一段。皇帝亲临殿廷,发策会试中式的贡士,称殿试。也叫“廷试”、“廷对”。源于西汉时皇帝亲策贤良文学之士,始于武则天天授二年于洛阳殿前亲策贡举人,但尚未成定制。宋开宝八年,太祖于讲武殿策试贡院合格举人,并颁定名次,自此始为常制。太平兴国八年,将殿试后的进士分为五甲。元无殿试。明清殿试后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通称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通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殿试,金元明清四代科举考试之一。又称御试、廷试,即指皇帝亲自出题考试。会试中选者始得参与。目的是对会试合格区别等第。金代及第者分上、中、下三甲。元工分一、二、三甲,两榜。蒙古、色目为一榜,汉人、南人为一榜。前三人赐进士及第,为一甲;余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为二、三甲。明清沿元制分三甲,但不分二榜。

以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再次补充一下,殿试不刷人了,只是进行一个排位,没有拿到前三甲,那也是同进士出身,可是在吏部等候官补。

通过乡试的称为举人,举人参加会试,通过以后叫进士,进士又称解元
范进中举里面,就有“解元”一说。
进士参加殿试,即天子门生。殿试前三名才是三甲,即是状元榜眼探花。殿试一般不会刷下人来,因为进士为天子门生,已经是属于功成名就,高官厚禄,但是伴君如伴虎,被刷下来也很难说。

补充殿试:
殿试由唐代武则天首创。宋太祖时成为定例。宋仁宗时,曾发生一名通过省试,但在殿试被黜落的考生愤而投奔西夏。自此以后,殿试都只定名次,一般不会黜落考生。

会试:是考取贡士的考试,会试就是集中全国举人会同考试之意。参加的人是举人,在乡试后第二年的春天(三月),所以又叫“春闱”或“礼闱”。乡试后第二年各地举人汇集京师应会试。会试由礼部主持,考试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