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近代史的看法和体会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01:37:49
老师让写对近代史的看法和体会,200字,帮帮忙!!

南京大屠杀是东京审判的编造么?

程兆奇

内容提要 日本右翼众口一词地说:东京审判是“胜者的审判”,只要能证明日军“罪行”,“胜者”们便无所不用其极,甚至不惜造谣,所以,日军在二次大战中的行为被大大丑化了。而在所有对日军的不实指控中,“南京大屠杀”是一个最大的谎言。因为在东京审判之前,世人并不知道有“南京大屠杀”,而“不知道”是因为“不存在”,所以“南京大屠杀”完全是由东京审判编造出来的。此一论调由来已久,至20世纪80年代以后开始受到特别的强调。通过比勘各种文献,可以证明,即使仅据日本的资料及西方人记录中日本右翼并不完全否认的资料,这一说法也是根本不能成立的。?
关键词 东京审判 南京大屠杀 真伪

战后中苏东北经济合作交涉研究

汪朝光

内容提要 东北是战后中国诸多矛盾的交汇点,中苏、中美、国共所谓三国四方关系在此交织,极大地影响着战后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战后中苏东北经济合作交涉,明为经济问题,但由于当时的特殊情况,暗又不可避免地与中苏、中美、国共关系以及国际国内政治的发展变化等纠缠一体,表现为政治、外交与国际关系问题。苏联强占所谓“战利品”,并要求经济合作,既无法理依据,又乏道德立场,且事关中国国家利益与民族感情,国民政府的拒绝应为正当。但实际上,国民党在战后东北所处为两难处境,如何既不失国家与民族利益,又维持其党派利益,需要高度平衡的政治与外交战略战术。而国民党对东北的政策基本上是被动应付,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在此问题上,国民党徘徊在谈与不谈之间,前方与后方的看法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又不能恰如其分地协调一致,更因苏联对东北“过度之安全感”,使得国民党无论做出何等让步,苏联总是“猜忌不安”,从而不断制造麻烦。这又使国民党内对苏联的看法分歧不一,中苏东北经济合作交涉最后的失败结局也就事出必然。?
关键词 中苏关系 东北经济合作 张嘉?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扫盲运动的历史考察

徐秀丽

内容提要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的扫盲运动,起源于一战期间赴法华工的识字教育;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因应教育普及化和民主化的时代潮流,扫盲运动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热潮,众多机构、团体和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