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教高人有关潜艇的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09:45:32
船形潜艇和圆柱形潜艇的航速到底哪个快?载弹量有区别吗?
为什么现在的潜艇都是圆柱形的?
那么前苏联的“台风级”怎么看怎么像一个手机???

核潜艇在水上和水下都是用核动力,通过中子裂变来产生动力,所以水下的马力甚至比水上大得多。常规潜艇在水上用柴油动力,在水下用电动,柴油动力的马力高于电动的马力,所以在水下比水上快不了多少。

潜艇在水面航行时影响航速的阻力一般有摩擦阻力、旋涡阻力、兴波阻力、突出体阻力和空气阻力。这5种阻力随着航速的增加而变大。潜艇在水下时空气阻力就不存在了。由波浪造成的兴波阻力也会随着潜艇的下潜深度的增加而减小,水面惊涛骇浪时,水下可能风平浪静。这样,影响潜艇水下航速的阻力就只剩下摩擦阻力、旋涡阻力和突出体阻力。

如果潜艇都是以同样的低速航行,其在水面所受到的阻力要小于水下受到的阻力,航行速度以水面为快。这是因为潜艇低速在水面航行时,其兴波阻力和空气阻力都相当小,所面对的只是摩擦阻力、突出体阻力和旋涡阻力;而潜艇在水下低速航行时的主要航行阻力虽然也是这3个阻力,但因潜艇在水下状态时浸水表面积大大增加,会使摩擦力较水面增大许多,同时由于潜艇在水下时一些突出体(如指挥台)入水后会加大突出体阻力,所以潜艇水下低速航行时的阻力要大于水面低速航行时的阻力,也就是说,低速水下航行比低速水面航行要消耗更大的功率,其航行速度自然低于在水面航行。

然而在高速航行时,就会出现与上面所讲的完全不同的状态。随着航速的增加,潜艇在水面上的空气阻力和兴波阻力将大大增加,使其总阻力值大于在水下高速航行的潜艇的总阻力值。据计算,当潜艇的速度达到一定值时,水面阻力甚至是水下阻力的两倍,其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对于核潜艇来说,不管是水面航行还是水下航行都采用的同一动力装置,在同样的额定功率下,在水面和水下就会产生出不同的最大航速值。此外,因核潜艇的主要活动是在水下,在动力装置的设计上主要考虑的也是尽量减少水下的阻力,以适应在水下航行的特点,所以核潜艇的水下航速高于水面航速。

这主要是由潜艇的形状决定的,它们的形状在水下的流体动力性能很好,有助于提高速度。

现在大多数的潜艇水上航速都较慢,水下常规动力艇也很慢,4到14节,核动力艇很快8到40节,据说A级有48节以上。
(1节=1.852公里/小时)

传统潜艇的艇型为细长型,水下航速慢于水上航速.现代潜艇已普遍采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