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你有什么想法?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17:02:01
那些妄图颠覆鲁迅的人,将鲁迅一二句偏激的话孤立地提出来,把他说成是对传统虚无主义的偏执狂。

话语的意义不能离开言语行为所发生的语境,故话语的解释不应脱离上下文、时代背景,对话语作孤立片面的理解,是不正确的。实际上,鲁迅的话如联系上下文看未必那么偏激,而在当时,对文化传统持批评态度的人很多,这是一种时代潮流,而在这个潮流中,鲁迅的态度是比较公允的,有其合理性的。

那个时代是一个内忧外患的时代,鲁迅先生就是通过文字来斗争的。毛主席说鲁迅的杂文“象投枪,象匕首,直刺向黑暗势力”

鲁迅先生的名篇《拿来主义》中,已经很明确地表达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是亘古不易的标准。至于个别人断章取义地截取他的某几句话,不讲语境地说他是个虚无主义者,这是以偏盖全的。
鲁迅先生的有关否认传统文化的言辞,比较激烈的,大都是出于与顽固派论战时所说。从先生本身的行为来看,先生不可能是个虚无主义者,比如抄古碑、印笺谱、点校唐人传奇、编纂中国小说史等。

各述己见,相互尊重.

人体皮肤被放大,就会呈现凹凸不平,像月球表面一样,皮肤不好的话,会更加明显;如果把这个说成是“月球表面”,难看的部分,从而认为这个人相貌丑陋。不可否认,那的确是他的皮肤,是他相貌的一部分。如果有人喜欢用放大镜观察世界,那就随他们去,即使他们把蚂蚁的触须当作树干,把蚂蚁当作怪物,也不会影响其他人。可以在一旁看热闹,他们很有可能掉进真正的洞穴里,而不是钻进蚂蚁窝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