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缺的墓碑上有“明汉州刺史.......”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18:16:04
我是江西的,我无意中发现一个残缺的墓碑上有“明汉州刺史.......”的断碑,但是立碑是在清乾隆二年。为什么在清朝会有“明汉州刺史”的碑文呢?????还有我查过在元之后刺史就没用过拉,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呀?请高人指点,我QQ是195498711
问题补充:如果有“明汉州刺史”哪会有哪些人当过呢?还有他们的相关资料也随便介绍下,谢谢

刺史始于两汉 , 隋文帝撤销郡,州长官除雍州牧外,均为刺名。炀帝改州为郡,改刺史为太守。又设司隶台,掌巡察,有刺史十四人,为司隶大夫属员,正六品,任巡察各地之职,其地位品秩,均与汉武帝时的部刺史相同,旋罢,唐改良改郡为州,以太守为刺史。玄宗又改州为郡,以刺史为太守。肃宗再复旧制。隋、唐州郡相同;刺史太守亦同。宋以朝臣出知州(或府)事,所任即隋、唐刺史之职。欧阳修撰《丰乐亭记》,自称刺史;撰《醉翁亭记》,又自称太守,盖刺史与太守早无区别。宋官制另有刺史,作为虚衔,任者并不赴任。元以后刺史之名废。清人用作知州的别称。
明以知州为一州之长,辖县;清有直隶州、散州之别,前者直隶于省,可以辖县,后者隶属于府、道,不辖县,长官均称知州。
汉州今在湖北省
墓主在湖北做过官

这是使用前朝的对应官职,此人应是明末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