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哪个国家的国君把王位传给弟弟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3 10:39:28

事实上没有这样的国家,这种传位制度并不利于政权的维护,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如王子太小)为了政权的稳定,有必要做出兄终弟及的决定,这点上最著名的要数赵匡胤的母亲,她为了不让另一个陈桥兵变发生在自己的子孙头上,而定下金匮之盟,所以纵览北宋我们见不到任人摆布的幼帝。查阅了<史记>索性把春秋战国时主要国家弟承兄位的例子都列了出来,带星号属于传位一类,其余的则属于非正常情况:


*武公--德公
*宣公--成公
*躁公--怀公
*武王--昭襄王(武王举鼎绝膑而死,无子,昭襄王自燕归)


哀公--胡公(周夷王因谗言烹哀公立其弟)
襄公--公子无知(无知弑兄自立)--桓公(仇家雍林人袭杀无知,两公子小白与纠争位,小白后为桓公)


*微子--微仲
*宣公--穆公
昭公--文公(昭公无道,喜欢文公的襄夫人使人攻杀之)


穆侯--殇侯(殇侯自立)


庄敖--成王(成王弑兄自立)
灵王--平王(灵王无道,郁郁而终,公子争立)
*肃王--宣王(肃王无子)
幽王--哀王(哀王代立,后被庶兄之徒袭杀)


昭公--厉公(两人前后均登两次王位)
灵公--襄公(灵公因一碗鼋羹送命,弟被推立)
*悼公--成公
幽公--繻公(韩武子伐杀幽公,郑人立其弟)--康公(繻公被弑,人立康公)


襄子--桓子(襄子感念自己本为翟婢所生,却让大哥伯鲁被废,立其孙,襄子之弟桓子逐伯鲁之孙自立)


诸樊--馀祭--馀眛(三个哥哥狠下心轮也要轮到季札,但最后季札还是一走了之)

魏,燕,韩三国 父传子无一例外。

吴国。

吴王寿梦有四个儿子。弟兄
四个都很不错,可是寿梦认为小儿子季札顶贤明。寿梦临死对四个儿子说:
“你们弟兄之中又贤明又能干的要算季札了。要是他能做国王,吴国准能治
理得很好。我要立他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