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哪个朝代比较清廉,是如何对付腐败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02:57:22
随便聊聊,有识者谈谈体会,和见解谢谢

最清廉的时期是明初。经过朱元璋的惩贪,大力推动法律与法制,明初的官场是最为廉洁的。 有人怀疑朱元璋惩贪结果,把明末的官场腐败与他联系起来是没有道理的,明末离朱元璋死都已经有200多年了,都是他十几代的孙子当政了。要评价朱元璋的惩贪,从明初的政绩就可以看出了。明初修建了故宫,长城,并多次深入蒙古,七次派郑和下西洋。能进行如此大的项目,而又未引起国家的动乱,中国有史以来也就只有这一次的。这与朱元璋的惩贪的留下一个高效的政府是分不开的。
  朱元璋的治国理想就是要建立一个廉洁的、高效率的政府,因而在惩贪问题上毫不留情。但是在明王朝建立不久,就接连发生了影响广泛的三件大案。

  不可宽恕的空印案

  第一件大案是空印案,发生在洪武九年(1376年)。什么叫空印?其实就相当于现在盖了公章的空白介绍信。明
  朝有一个制度,规定各地府州县的钱粮、户口要在年底的时候核校,以便核对一下可以上多少赋税,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府州县核对后,再到布政司核对,布政司再带着材料到京师户部来核对。

  明朝考校钱粮,从各个省来到京师,往返常常需要很长的时间,如果到了京师考校钱粮的时候,数字不准确,需要返回重新填写,填完后要盖公章,这对边远省份来说,路上就要好几个月。久而久之,便形成一个习惯——使用空印。带上一份盖好公章的文书,到南京考校钱粮,数字不对就重新填写,很省事。后来,这种情况被朱元璋知道了,朱元璋说:“其中必有奸。”钱粮的数字怎么能随便填写?这种统计是不能够作为国家税收财政的依据的。朱元璋要处罚使用空印的人,凡是掌印的人一律处死,凡是牵连到空印案里的人,不是掌印者也要杖责一百,发配到远方。这桩空印案牵连到很多人,最终,所有使用空印的人无一幸免。

  牵连甚广的郭桓案

  第二件大案是郭桓案。郭桓犯了什么事呢?仅列入朱元璋指定编制、记录有众多案例的《大诰》当中的就有这么几项。

  第一项,朱元璋曾下令:太平、镇江、广德有几个府减免官田钱粮一半,但是这些地方没有一粒米收到国库里,都被郭桓私分了。

  第二项,郭桓收了浙西的秋粮,应该是450万担,实际上只交上去60万担,还交了一些钞,两者相加才合粮食200多万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