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刘备要伐吴为关羽报仇,众将劝阻但刘备不听。为什么诸葛亮说若法正在此就能阻止刘备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4 23:56:50

刘备自称汉中王后,封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刘备称帝前,法正去世,终年四十五岁。法正之死令刘备十分感伤,连连哭泣数日。被追谥为翼侯,法正深受刘备信任,是刘备时代唯一一位有谥号的大臣,由此也可见法正地位之高,甚至盖过了关羽、张飞、庞统等人。
法正善于奇谋,被陈寿称赞为可比魏国的程昱和郭嘉,然天妒英才,法正壮年而亡,否则以刘备之英明,诸葛主内,法正主外,何愁天下不定?

楼主一定是搞错了.
法正擅长奇谋军事.并不擅长口舌.另外刘备是老顽固,加上张飞老是主战.所以诸葛亮也说,这战不可避免.在战前也并没有加以劝说.
由于当时形势,诸葛亮马超魏延都留守汉中.赵云因反对进攻而被派做后援.张飞未出战就被杀了.黄忠都老到行不到了.所以刘备身边并没有什么猛将奇才.所以后人都说,假若法正还在生.江陵一战就不会输了

法正是刘备集团里,西川利益团体的代表者,与诸葛亮为代表的荆州利益团体都是刘备的可靠力量。

法正也是当时刘备最主要的军事参谋,比如定汉中(确立了三国鼎立)。

三国渡江一战,法正为保刘备连挡三箭,此后便与刘备有深厚的感情,法正擅长军事,在带兵打仗立了汗马功劳,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刘备曾有意将小女许配与他,可见其情谊.如果真是法正出面,刘备怎么说也要给下这个脸面!但也可能是<<三国人物>>所写的那样,刘备曾在赤壁之战后说过:"吾国之君,定不出尔反尔",意思就是说本国的君王,从不会改变自己已经决定的事.

是因为法正和刘备的关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