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道红罗亭上读,人间宁独小山词?冷暖自家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17:17:04
兰錡贵,肯作称家儿?解道红罗亭上读,人间宁独小山词?冷暖自家知。

谁能帮我把这首点评纳兰性德的词解释一下,不是要纳兰性德的介绍,只是想要这首词的意思。

谢谢。
我只是想知道这首词的字面意思,说白了就是想翻译一下.

这是朱孝臧点评纳兰性德时所写的一句词

原词是:
兰錡贵,肯作称家儿?
解道红罗亭上读,人间宁独小山词?冷暖自家知。
(《强村语业》卷三)

小山词主要是晏几道的词
<<小山词>>在词史上尤其是令词上具有重要地位."北宋小令,近承古代.慢词蕃衍,其风始微.晏殊 欧修,张先因雅负名,而中流砥柱.

晚唐无代,小令大盛,出现了南唐、西蜀两大词人群体.温庭筠是<<花间集>>的一个大家,但温词多为代闺阁立言.有论者如此批评这群词令高手:"众所周知,晚唐词人有不少属于士行尘杂,不修边幅和德行无取者.......

李煜亡国,乃写出动人心魄的小令--"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一种普遍的人生体验.

宋初,小令出现欧阳修、晏殊等大家.

欧阳修、晏殊等人中止的地方,正是小山起步的地方.<<小词自叙>>云:"补亡一篇,补乐府之亡,叔原往昔浮沉酒中病世之歌词,不足以析醒解,试续南部贤余绪,作五七字语,期以自娱.''这段话可以作为<<小山词>>的创作宣言来读.它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对小令这种文体的崭新认识.小山把写词看作"补乐府之亡''.在他心目中,古乐府与词的文学价值并无高下之分.这种观点,在等级森严的文学世界里,具有颠覆性的力量.这种超前的意识,是与他同时代的绝大多数词人所望尘莫及的,已经进入了文学本体论的领域.二是对创作目的有了明确认识.归结到两个字上"自娱''.小山把小令作为书写性灵的独特文体,因而感情投入的方式执著、认真、深切."坐中应有赏音人,试问回肠曾断未?''这样小山词便沉浸在浓郁的抒情氛围中.这两方面的认识及其在创作实践中的充分体现,都在词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小山词形似花间,神通南唐.与李煜为代表的南唐词一样,小山词乃是字坎坷人生中脱化而出,意有所欲,情有所感.<<中国诗史>>